7月9日,《中國國家地理》微信公眾號發布推文“中國最‘鮮’的4個城市”,盛贊湛江是海產“四大流派”中的南海派翹楚。
推文稱,《廣東年鑒2023》中記載:2022年,廣東省水產品、水產養殖,總產量均居全國第一;而據《湛江年鑒2023》記載:至2022年,湛江水產總產量122.2萬噸,已經連續20多年居全省首位。
全國每三條金鯧魚,就有一條來自湛江。在湛江海面之上,深海網箱星羅棋布,占全省的70%,全國的15%,使湛江成為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殖基地之一。
全國每10個生蠔,就有一個來自湛江。湛江生蠔是湛江最負盛名的水產之一,鮮嫩肥美、爽滑鮮甜、脆而無渣。湛江被譽為“生蠔之鄉”,有2000多年的生蠔養殖歷史。
湛江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可謂“南方中的南方”,而南海是其海鮮的不竭源泉。南海水暖,湛江沿海年平均氣溫23℃左右,適宜海洋生物生長。當你走進霞山海鮮市場,就會發現,湛江海鮮盡顯“南海派”的特點:大!
此外,海產“大”的原因也因為“吃喝不愁”。湛江處在南海廣東沿岸和海南東部沿海一帶之間,長年有粵東沿岸水、珠江等注入,有明顯涌升區和渦動區,攪動著有機質和無機鹽類不斷翻騰、循環,餌料因此充足——簡而言之,這里的魚蝦就像在吃無限供應的“回轉自助火鍋”。
湛江至鮮的盡頭,卻是小雜魚。“湛江雜魚湯”也叫魚仔湯或“百變雜魚湯”,做法非常簡單,但講究現撈現煮。六七種雜魚或加上小螃蟹、螺、蝦,帶著海水的味道,有的提鮮,有的吃肉。雜魚雖雜,沒有固定口味,但千滋百味匯成一味,那就是一個“鮮”。此湯做法異常簡單干脆,砂鍋煮水,放姜片和少許油(甚至連姜片都省略),水開后再放魚,七八分鐘便關火上菜。
不同于廣州魚湯先煎后烹的濃香奶白,雜魚湯輕盈清澈。湛江人對食物的最高評價是“甜”,不是蜜糖的甜,而是流淌在雜魚湯的鮮“甜”。要趁熱喝,鮮甜至味足讓人一口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