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區麻章鎮厚禮村開展“平安夜訪”工作,圖為“兩委“干部接訪群眾。
近年來,麻章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切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平安夜訪”為切入點,不斷健全完善區、鎮、村干部“聯鎮聯村聯戶”的“三聯”工作機制,通過常態化進村入戶,無縫對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調動全區各級力量下沉一線聽民聲、匯民智、解民憂,蹄疾步穩推動基層治理有效、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2022年10月,“平安夜訪”在全市推廣;2023年,“平安夜訪”被納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優秀創新經驗”,“平安夜訪”創新舉措入選《平安中國年鑒2022》。
今年,麻章區持續深化“1+6+N平安夜訪”新舉措,進一步充實區級“平安夜訪”干部隊伍,制定印發了《麻章區“1+6+N平安夜訪”工作方案》,成立13個行業領域專項工作小組,強化“調度派”功能,調動全區各級力量下沉一線,提速反應和提高效能,成功協調化解了一批信訪“釘子案”“骨頭案”和突出矛盾糾紛,全力打造具有麻章特色的“平安夜訪+”模式,持續擦亮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麻章品牌”,全區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呈現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嶄新格局。
麻章區麻章鎮厚禮村開展“平安夜訪”工作,圖為“兩委”干部走訪困難群眾,送去暖心關懷。
堅持黨建引領 凝聚黨群力量
自2022年來,麻章區各級干部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平安夜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初心使命,堅持領導帶頭作表率,在“平安夜訪”中,依托508個基層黨建綜合網格,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設立黨員先鋒崗位,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志愿者下沉一線,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夜訪干部常態化對困難群眾、單親家庭、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兒童、孤兒等特殊人群進行走訪幫扶活動,先后為200多戶困難群眾送上家用小電器、油米、藥品等物資和幫扶救助資金,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落實到細微之處,將對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傳遞到最基層,讓群眾倍感親切和溫暖。
7月16日晚,華燈初上,晚風徐徐,身著公安藍色“平安志愿者”馬甲的麻章鎮厚禮北村夜訪干部及“兩委”干部在村黨群服務中心接訪結束后,又踏著夜色走進一戶戶群眾家中進行暖心走訪,深入群眾聽民聲解民意。夜訪干部來到村民陳秋明家中,與他暢聊起家長里短,詳細認真詢問其遇到的生活、身體等方面困難。陳秋明因病導致行動極度不便,厚禮北村“兩委”干部經常對他開展暖心走訪,并想方設法給予幫助和關愛。陳秋明在各級干部的支持鼓勵下仍自強不息,一家更是努力用行動響應“美麗庭院”建設號召,為全村示范創建樹立了榜樣。“跟群眾走近一點,感情就會更加親近一點,平時遇到矛盾糾紛,我們第一時間介入、研判,立即著手解決,群眾也信任我們,成效比較明顯。”麻章鎮厚禮北村村干部陳炳榮說。
自開展“平安夜訪”以來,厚禮北村夜訪干部堅持強化黨建引領,筑牢戰斗堡壘,通過“坐班制”認真履職盡責,用心用情用功為村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一本本裝訂規范的夜訪臺賬,詳細記錄了工作的具體情況,并公開透明,接受群眾的監督。今年以來,該村群眾來訪的夜訪事項同比在下降,辦理效能在提升,群眾滿意度在不斷提升。
以“平安夜訪”為抓手,通過充分發揮黨員干部“調解器”和“減壓閥”作用,凝聚黨群力量,麻章區鄉村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區共有4個村莊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12個村莊獲評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麻章鎮云頭下村成為全省唯一入選第三批全國村級“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的村莊。2022年麻章區平安建設工作滿意度在廣東省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二、在全市排名第一;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在湛江市各縣(市、區)平安建設和信訪工作兩項考評中名列第一。
在“平安夜訪”中,醫生也在為群眾夜診,熱心為群眾提供暖心的醫療服務。
探索“平安夜訪+” 釋放發展勢能
招商引資成效的穩步提升離不開穩定平安營商環境的營造,其中治安環境至關重要。立足平安根本,延伸平安內涵,麻章充分發揮專班化工作優勢,積極探索“平安夜訪+”模式,把功能觸角伸到經濟發展、文化培育等方面,呈現出遍地開花的良好態勢。
在“平安夜訪”中,麻章區各級干部聚焦鄉村振興工作,謀劃推進村莊建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朝著強村富民的目標共同發力。支持推動厚禮南村建設現代化嶺南新鄉村,打造“一村一品”;協調云頭下村盤活流轉閑置土地,與企業合作打造湛江市新能源汽車商貿中心,村集體經濟年收入300多萬元,同比增長十多倍;指導麻章鎮城家外村、篤豪村、鴨曹村、赤嶺村、龍井村,湖光鎮那柳村、舊縣村、外坡村,太平鎮甘園村、東黃村等村莊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花卉種植、果蔬種植、蒲草工藝等特色產業,較好地實現了村集體增收、村民致富。2023年全區完成農業總產值53.93億元,增長5.5%,增速全市第二;實現花卉產值6.55億元,增長12.5%。
“安全無小事,電動車不能在室內充電,一定要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管理規定,規范停放電動車和為電動車充電。”華燈初上,普法志愿者手執宣傳資料,忙碌地穿梭在村頭巷尾,“面對面”“零距離”開展送法入戶活動,在潛移默化中筑牢百姓的安全防線。
麻章區“1+6+N平安夜訪”新模式后,區司法局積極探索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平安夜訪+公共法律服務”模式,在“百名律師夜訪百村”的基礎上,持續推動法治資源下沉,發揮駐村(社區)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等資源力量,以“群眾需要什么,普法就講什么”為導向,推出“平安夜訪+送法入戶”法治服務新舉措,“訂單式”將普法服務送到群眾家門、送到群眾心坎上。
“廉潔行為靠廉潔文化引領,麻章區紀委監委堅持持續深入推進廉潔文化進農村,通過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的形式,弘揚和踐行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價值觀,引導黨員群眾主動用廉潔文化正心修身,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為政清廉、秉公用權的文化土壤,更有利于涵養麻章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風氣。”麻章區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說。
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結合“平安夜訪+”工作,麻章區紀委監委、區婦聯夜訪干部聯合婦聯執委入戶開展廉潔文化宣傳工作,走訪困境婦女兒童、黨員家庭等,推動“平安夜訪+廉潔”“平安夜訪+家風”等模式深入基層、深入基層。
在“平安夜訪”中,醫生也在為群眾夜診,熱心為群眾提供暖心的醫療服務。
踐行“夜間巡診” 護航百姓健康
為助力深化改革促進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加強村級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麻章區衛生健康局扎實推進“平安夜訪”和“夜間巡診”工作,有效解決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切實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為此,全區基層醫療機構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探索與完善醫療服務模式,深入開展“夜間巡診”行動,因地制宜推出夜間門診。
每逢周二晚,麻章區各鎮衛生院門診室,前來就診咨詢的人相比往常多了許多。原來該區根據“平安夜訪+”的工作要求,又立足本地患者的彈性時間需求,各衛生院主動在夜間延長門診科室的服務時間,為白天不便就診的群眾提供診療服務。湖光鎮衛生院為患兒提供霧化治療,太平鎮衛生院為患者提供胸痛專科診療,在居民人口較多的麻章鎮謝家村、湖光鎮料村、太平鎮南夏村等,村衛生站更是“量體裁衣”,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隨訪,為兒童和老年人提供中醫診療、針灸按摩理療等,為突發疾病的村民提供急救、送藥等上門診療和夜間中醫理療服務,滿足了群眾多元化醫療服務需求,提升了群眾就醫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太平鎮南夏村衛生站的駐站醫生洪才的藥箱子,裝的都是用于針灸、推拿的藥品。為提高群眾就醫便利,自今年以來,每逢周二晚,洪才都會根據群眾的需要,進村入戶,上門為老年人進行中醫理療、針灸以及推拿,他一晚上會上門幾戶人家,往往一忙下來都已經夜深了。“借助‘夜間巡診’的機會,為更多的群眾特別是老年人健康提供便利,心里特別開心。看到病患的病情得到緩解,再苦再累也值得,也是盡一份醫生的責任。”洪才向記者說。
在家門口就享受全面、細致、貼心的就醫體驗,老百姓心里樂滋滋。湖光鎮料村許先生告訴記者,有醫生上門為自己診治,而且幾乎都是免費的,讓自己能享受夜間中醫理療等暖心服務。
麻章區太平鎮衛生院開展夜診,為群眾提供貼心中醫診療服務。
構建學家社網絡 奉獻平安關愛
近年來,麻章區教育局結合區“平安夜訪”活動,根據教育實際成立專班工作小組,開展“暖心家訪”活動。每周二晚上,區教育局干部分組帶領各學校校長和班主任,走訪全區留守兒童、孤兒、困境兒童、殘疾兒童等特殊未成年人群體,了解學生成長環境、思想動態及校內外表現,征求學生及家長對教師、學校教育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網絡,創建和諧的育人環境,為愛的教育凝心聚力。
為維護全區教育系統的平安穩定,助力麻章教育高質量發展,麻章區教育局自2023年12月份起,“學校現在開展的‘平安夜訪’工作,創新了‘家訪’內容和形式,不僅向家長反饋學生的情況,還跟家長交流家庭教育,為家長提出指導性意見。相對于電訪,夜訪讓老師跟學生及家長之間的交流更有溫度,及時準確了解到學生的家庭情況,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后續的教育工作。”麻章中學校長馮俊杰說,通過“暖心家訪”,家長更加支持配合學校的工作,很多學生在“暖心家訪”后取得明顯的進步。
麻章消防大隊結合“平安夜訪+”工作,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模式開展“平安夜查”。自2023年12月份起,對全區住宿制學校開展“平安夜查”,全面排查整治寄宿制學校夜間安全風險隱患,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開學期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二晚上定期統一開展檢查,主要督查各寄宿制學校相關人員夜間值班值守、夜間安保、消防安全、住宿學生生活保障、夜間應急等安全保障情況。不定期模式是采取“四不兩直”方式直達校園,通過現場查看、查閱文件、訪談交流等方式,認真檢查校園安全問題隱患,針對性提出改進措施和工作建議。督導學校壓實安全責任,以釘釘子精神,盯住問題不放,盯住隱患不放,盯住風險不放,切實解決一批校園安全頑瘴痼疾。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