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興,貿易旺。作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湛江對外開放的步伐從未停止,持續強化港產城整體布局,做大做強臨港重化、海工裝備、海洋牧場、濱海旅游等產業,打造世界級臨港產業集群。
湛江市著力發揮區位、港口、土地、人力資源和技術等比較優勢,將加強與越南等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積極謀劃建設湛江臨港經濟區。記者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湛江臨港經濟區以奮勇高新區、雷州經開區及周邊區域為空間基礎,總規劃面積148.81平方公里。臨港經濟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新材料、輕工紡織、農產品進口加工等四大主導產業。配套發展新能源、海工裝備、航運物和跨境商貿服務等產業,構建以出口加工為導向的現代產業體系。
優勢:擁有廣東面向東盟最近港口 多平臺優惠政策疊加
湛江臨港經濟區內的烏石鎮距離越南最近的港口僅158海里航程,是廣東省距離東南亞最近的出海口,烏石港擁有10萬噸級碼頭和20萬噸級航道建設條件,將積極打造對接東盟的主港口。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港口一定是有進有出的,我們在進口原料方面也有航程上的優勢,加工生產之后,可以再進行銷售或者出口。
能吸引廣東碧輝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唐仲平在湛江臨港經濟區投資建設,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是重要因素。在唐仲平看來,企業發展一定要考慮通勤物流、土地成本等,雷州靠近東盟區間,物流成本低,運營順暢,希望能在當地打造高端眼鏡產業園。
臨港經濟區內擁有大唐發電、中海油等能源類企業,其生產的產品作為園區配套,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構建穩定的能源電力供應體系,為發展出口加工產業提供能源支撐。
雷州市、奮勇高新區正迎來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湛江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湛江臨港經濟區“四區合一”的重大發展機遇。其中,臨港經濟區首期規劃選址同時位于湛江大型產業集聚區、瓊州海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和湛江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內,作為省級重點支持建設主平臺之一的湛江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規劃面積80平方公里)全部納入臨港經濟區范圍。臨港經濟區因此疊加多個平臺優惠政策,有助于打造成本洼地和產業高地。
建設:推進與東盟國家對接合作 園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湛江市成立湛江臨港經濟區開發建設指揮部,統籌推進經濟區規劃建設,協調解決堵點難點問題。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起草《湛江臨港經濟區開發建設工作方案》并跟蹤加快報批工作,協調各單位加快政策研究等任務,有效推進臨港經濟區建設。
近年來,湛江市深化與東南亞對接合作,與泰國羅勇府、馬來西亞霹靂州政府簽訂加強交流合作備忘錄;與越南海防市簽訂了園區合作框架協議,計劃在湛江、海防互設產業園,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湛江制造基地+越南加工基地”模式。雷州市、奮勇高新區分別與負責中國·越南(深圳—海防)經濟貿易合作區建設運營的深越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成立廣東—東盟產業園國際合作聯盟,已有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的園區加入合作聯盟,共同推動中國—東盟區域經濟聯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
在航線開通方面,湛江港集團聯合運達航運開通的“湛江—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快線”成功首航,為湛江出口加工型企業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條件。
為打通雷州烏石對越南貨物運輸通道,湛江市還積極推進大唐雷州電廠重件碼頭功能調整,申請作為一類口岸對外開放,并明確港口運營主體,推動盡快開通烏石港往返越南的貨運班輪。
加快園區建設,基礎設施先行。湛徐高速公路烏石支線施工如火如荼,廣東濱海旅游公路雷州先行段等項目加快建設,爭取雷州半島西線高速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粵海鐵路烏石支線、雷州通用機場等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2023年以來,臨港經濟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4.6億元,已建成園區道路16段,總長度約15公里;在建園區道路31段,總長度約44公里;在建污水處理廠2個;新增成標準廠房面積超30萬平方米。正在開展臨港經濟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工作,供水、供電、供熱、通信等配套設施也在加快推進,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創新:“七件套”服務成招商“法寶” 項目引進建設碩果累累
近年來,湛江臨港經濟區招商引資碩果累累,已成功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出口加工型項目,其中碧輝眼鏡、大毛牛科技等企業分別在湛江、越南設廠,形成湛江生產零部件、越南組裝成品的模式。2023年以來,區內新引進制造業項目61個,總投資額超245億元;在建項目32個總投資約120億元;已投產制造業項目7個,新增產值10億元。
在創新招商引資模式方面,湛江臨港經濟區聘請專業機構的職業招商人才、組建常駐招商團隊,重點聚焦電子信息、新材料、輕工紡織、農產品進口加工等行業,進行精準招商。
為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湛江臨港經濟區同樣實行招商服務“七件套”——熟地招商、拿地即開工、全程代辦、廠房代建、融資租賃、產業基金和固投獎勵。實行“二號章”審批模式,由原來多部門“串聯式”審批模式,改為“并聯式”“集約式”審批,提前并聯受理審查相關資料,助力催生“拿地即開工”創新模式,并安排服務專員,從立項到竣工驗收提供全流程代辦服務。
“以往,企業從入園到立項,可能需要近半年的時間,現在最快一個月就可以辦理好相關審批手續。”雷州經開區管委會主要負責人感慨地說。
此外,湛江臨港經濟區還實行集中連片開發,提供標準化或個性化廠房、業務用房等配套基礎設施設計、代建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