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號超強臺風“摩羯”于9月6日16時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陸,并于22時以超強臺風級別二次登陸湛江徐聞,對湛江產生嚴重影響。
臺風就是命令,防御就是責任。作為防臺風“摩羯”的主陣地,徐聞縣快速反應,通過縣領導聯系鎮、鎮領導聯系村、村干部聯系戶,火速集結7400多名縣鎮村黨員干部下沉到防風防汛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287個,分片深入200個村(社區)、臨時安置點,抓實抓細各項防風防汛措施。
黨員先鋒隊出海巡查,督促漁船及時回港和引導人員上岸。 通訊員鄭志輝 攝
近日來,湛江市及時響應落實全省、全市防臺風工作部署會議要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提早行動、嚴陣以待,立足最不利情況,把廣大黨員干部動員組織起來,在大戰大考中體現責任擔當。
徐聞縣下橋鎮黨員干部緊急轉移留守老人到安全安置點。 通訊員陳深意 攝
從早部署平急轉換 嚴陣以待迅速進入“急時狀態”
超強臺風“摩羯”來勢洶洶。連日來,湛江市委、市政府嚴密組織召開全市防臺風工作部署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搶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分析研判臺風“摩羯”最新形勢,對做好防御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著眼防御超強臺風,湛江在今年7月份即出臺《關于在防范應對臺風工作中做好準備工作啟動平急轉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指引》。
8月15日,2024年湛江市防范超強臺風及其次生災害綜合應急演練在市應急指揮中心舉行,通過以演筑防、以練備戰,做好防范超強臺風準備工作……臺風來臨前,湛江提前部署、秣馬厲兵,做足平時準備工作,在每個鄉鎮(街道)組建1支以各領域年輕黨員為主體的防風防汛應急預備隊,在各村(社區)組建1支防風防汛搶險黨員突擊隊,并進行防風防汛知識和技能培訓,定期組織黨員群眾開展巡查摸排,努力提升防風防汛應急能力。
啟動防風Ⅳ級應急響應后,9月4日,湛江印發《關于在防范臺風“摩羯”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確保平急轉換機制有力有效運行的通知》,織密防風防汛一線組織體系,確保平急轉換機制有力有效運行。
聞令而動,向“風”而行。湛江堅持黨建引領,進一步明確各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縣鎮村黨組織防風防汛職責任務,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按照統一指揮、職責明確、調度有力原則,集結整編各領域黨員先鋒隊,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迅速把各方資源集結到防風防汛最前沿,凝聚成防風防汛的“先鋒力量”。
一鍵切換進入急時狀態,全市各地各單位迅速響應,通過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愿服務隊、設置黨員先鋒崗和責任區等方式,推動成立鎮級防風防汛應急預備隊167支,村級2105支,廣泛動員基層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合力防風防汛。推動全市884個機關單位、14284名機關黨員干部下沉防風防汛一線,組建防風防汛黨員先鋒隊、應急隊2776支,重點關注群眾轉移、漁船回港、物資準備、應急力量儲備等情況。廣大黨員沖鋒在前、堅守陣地,累計排查重點人員數量15837人。
各縣(市、區)迅速同步啟動平急轉換機制,臨時黨支部成員就地轉化為防御臺風先鋒隊員,堅守一線,沖鋒在前,加強轄區隱患排查,密切關注危舊房、舊排柵等存在安全隱患的點位,做好臺風安全防范工作。
數字化賦能讓“智慧防風”發揮更大作用。吳川市發揮“吳川先鋒智慧黨建”小程序作用,運用“網格服務”“導航”等功能一鍵激活平急轉換機制,通過組建黨員突擊隊、志愿服務隊等方式,科學調配力量,積極發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帶領群眾合力防風抗災。目前已發布防風黨員志愿活動25次。
徐聞縣黨員干部在滯留道路挪開路障保通冷鏈車輛轉移到集中場所。通訊員余敏 攝
市縣鎮村四級聯動 筑牢防風一線“戰斗堡壘”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湛江堅持有形有效覆蓋,把臨時黨組織作為統籌協調、凝聚力量、引導黨員群眾發揮作用的重要平臺,推動市縣鎮村四級在防風一線共組建臨時黨支部2047個,吸納各級各類黨員近4萬名,落實“八停”措施和“六個百分百”要求,共疏導28397艘海上作業漁船全部回港避風。
精銳盡出,迎風而戰。依托全市“一盤棋”平急轉換機制,湛江落實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壓實網格預警響應責任,全面調度服務縣(市、區)和鎮街,推動市、縣、鎮、村四級加強上下聯動,調動資源力量,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關鍵少數”要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湛江堅持以上率下,動員市縣兩級領導班子成員305人第一時間下沉掛點縣(市、區)及鎮街,靠前指揮,調度統籌。市委組織部組建一線工作組,由部領導帶隊,選派10名骨干力量下沉防風重點地區徐聞縣和雷州市,一線識別考察干部,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強化作用發揮。10個縣(市、區)組織部門班子成員分片全覆蓋聯系122個鎮(街),壓實防風應急責任。
遂溪縣四套班子成員直插掛點聯系鎮(街)現場一線坐鎮指導督戰,同時按照“選派出征一批、補充待命一批、適時輪換一批”機制,統籌調度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落實“雙報到”和掛點聯系機制,選派年輕干部、入黨積極分子以及有防風防汛、應急工作經驗與能力的干部下沉支援一線,開展“我是黨員我先上”行動,有力形成“臨時黨支部+網格員+報到黨員+家庭戶”的網格模式,將防風堤壩筑在“最小單元”。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赤坎區北橋街道黨工委指導下轄村(社區)成立10個防御臺風“摩羯”臨時黨支部,組織黨員干部深入轄區內村莊、農田、魚塘等存在風險隱患的區域進行仔細排查。
雷州市發揮各級黨組織組織功能,分三批次從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鎮村兩級黨組織抽調人員儲備應急力量,成立累計3667人的黨員先鋒隊伍,注重發揮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特長兼職網格員的優勢,組建鎮級防風防汛應急預備隊50支、村級搶險黨員突擊隊482支,參與防風搶險。
麻章區各鎮村黨組織發揮三級黨建網格力量,發動1509名網格員深入開展“敲門行動”,采用大喇叭喊、干部面對面說、上門勸導等方式,廣泛宣傳臺風預警信息、防災減災知識和應急避險方法。
掛點單位市總工會與霞山區新園街道麻登社區黨員干部為轄區居民清除安全隱患。通訊員莫嘉嬋 攝
密切聯系服務群眾 落實臨災轉移“四個一”工作機制
“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感謝村干部們的辛勤付出,讓我這個老人在風雨中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坡頭區坡頭鎮的獨居老人朱玉珍緊握黨員干部的雙手,激動地說。朱玉珍老人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佳,長期獨居在一間老舊的土坯房里,她的子女都不在身邊。在了解朱玉珍老人對安置點的擔憂和顧慮后,黨員干部耐心安撫,并幫忙購買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藥物,用輪椅親自護送她到達村臨時安置點,安排專人定時巡查,確保老人得到妥善安排。
抗擊臺風,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自9月1日臺風“摩羯”生成以來,湛江市氣象、海洋環境監測、水文、自然資源、海洋漁業部門等專業技術人才團隊探索利用科技“硬核”力量,密切跟蹤臺風“摩羯”發展趨勢,精準做好風情、雨情、水情、潮情等預測預報和預警工作。各地尤其是基層一線黨員干部入碼頭、上漁船、訪千家、進萬戶,通過電視、短信、微信、高音喇叭、廣播等形式,確保將預警信息點對點、人對人傳遞到戶。
全市各級黨組織嚴格落實直達基層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和跟蹤反饋機制,堅決做到有預警、有“叫應”、有行動、有核實,形成工作閉環。同時,落實特殊群體臨災轉移“四個一”工作機制,及時組織受威脅區域群眾轉移避險,實現“應轉盡轉,應轉早轉”。
寧可空防,也不能破防。湛江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樹牢風險意識、底線思維,依托“平安夜訪”等敲門入戶,廣泛開展加強防災避險知識科普宣傳,充分利用黨員“雙報到”,發起防范應對臺風“摩羯”志愿服務活動,及時把五保戶、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以及居住在臨時工棚、低洼地帶的群眾轉移到臨時安置點。
為最大限度降低臺風對農作物的破壞,徐聞縣和安鎮第一時間啟動黨員應急動員機制,通過黨員聯動群眾搶收成熟農作物,合力采摘成熟火龍果5000余斤,并利用釘子鋼管加固火龍果骨架200畝,最大程度降低臺風“摩羯”給火龍果生產帶來的損失。
廉江市河唇鎮黨員干部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針對特殊群體設置21處臨時轉移點,迅速發動機關駐村組干部、21個村(社區)的“兩委”干部和網格員等黨員干部500人次,組建22支應急搶險隊,下沉一線針對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群體,實施“一對一、點對點”精準轉移措施,確保危險區域人員應轉早轉、應轉盡轉。
掛點單位市總工會與霞山區新園街道麻登社區黨員干部為轄區居民清除安全隱患。通訊員莫嘉嬋 攝
黨員干部沖鋒在前 在防風一線展現擔當作為“硬肩膀”
“請讓抗風復電隊伍優先登船!”9月4日,徐聞縣供電局黨委組建黨員服務隊到徐聞縣北港港口協調,聯動港口,通過減免安檢、優先登船等方式,為南方電網1000多名援瓊搶險人員、200多輛應急支援車輛奔赴海南設置過海“快速通道”。這體現了跨地域支援海南的“海峽情誼”。
受瓊州海峽全線停航影響,大量車輛旅客滯留湛江。為加強過海司機、旅客的生命安全保障,湛江成立瓊州海峽北岸保通保暢專班,抽調356名黨員干部成立9個臨時黨支部,聯動兩新組織、志愿者等社會人士150多人,組建黨員先鋒隊35支,落實過海旅客人員勸導轉移、安置服務、運力保障等工作任務。
“有了安置點,我們的困境大大緩解了。”一名從云南來的司機許先生說。9月5日上午,徐聞縣黨員先鋒隊積極疏通道路,將他們的車輛引導轉移到安置點。目前,湛江已在徐聞縣、雷州市設置8個滯留司乘人員安置點,成立安置管理臨時黨支部、后勤保障臨時黨支部,開展網格化服務,為滯留司機、旅客提供統一、安全的免費食宿。
湛江下沉干部、黨員志愿者分網格到徐聞港現場維持交通秩序,做好安置、便民等各項服務工作,協助公安、消防、供電、海洋綜合執法等部門做好救援準備工作。
截至目前,湛江跨部門聯動儲備2.3萬人。湛江市委組織部指導市委教育工委、市直機關工委、市國資委黨委等,按單位在職黨員人數的20%、40%、60%的比例組建先鋒隊,儲備第一、第二、第三批應急救災力量,各1100、2200、6600人;動員“雙報到”黨員立即就地轉換為志愿者,依托網格化管理,組建黨員突擊隊開展風險隱患“拉網式”排查。市直機關工委統籌機關單位,在防風防汛一線建立1561人的黨員先鋒隊。市委社會工作部動員涵蓋道路救援、水面救援、心臟復蘇等領域的6支救援志愿服務團隊,備勤志愿者約577人。
湛江經開區組織黨員先鋒隊深入巴斯夫、中科煉化等企業一線,嚴格落實重大項目防風防汛措施,督導重點企業做好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強化隱患排查整治,加固設施設備,保障應急處置所需,避免次生事故發生。同時,推動各職能部門協調聯動,緊密配合,保障重大項目臺風期間正常供水供電。
霞山區友誼街道組建11支黨員先鋒應急隊,出動“雙報到”黨員168人次,分片劃組對轄區河道、海堤、危房、建筑工地、低洼易澇點等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開展“拉網式”全面巡查,組織人員填裝沙袋加固港南大堤,督促208處在建房屋停工休整,整改隱患15處,排查重點人員142人,轉移安置各類人員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