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霞山區作家協會“半城雨”公益書吧再添新成員——第七間書吧在湖光巖博物館正式掛牌,為這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注入書香新活力,也為市民游客打造了一處“看得見風景的閱讀空間”。(據10月30日《湛江日報》)
當下,在喧囂的大街小巷、公園景區、社區服務站隨處可見公益書吧。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書香如同一股清泉,滋潤著人們的心田,讓人們在忙碌之余找到一片寧靜的港灣。
霞山區作家協會“半城雨”公益書吧作為新添加的成員,為市民打造了又一處閱讀的空間,心靈的驛站。自帶能量與溫暖的閱讀,既能撫慰每一顆疲憊和浮躁的心,也能為港城厚植人文底蘊。
書吧里,有的人捧讀現代詩歌,字句隨茶香低吟淺唱;有的人埋首史書,在傳統國學經典里與先賢智者對話;有的人沉浸佳肴菜譜,任思緒在煙火氣中找尋舌尖上的“密碼”……市民用持續的閱讀體驗,筑牢心靈的“避風港”。閱讀是一場“潤物細無聲”的心靈對話,在這里,無論是朝氣蓬勃的莘莘學子,還是步履匆匆的上班族,亦或兩鬢斑白的長者,皆可徜徉書海,汲取精神養分。
市民在書香的滋養下,言談舉止間多了幾分優雅氣質,街角的爭執少了,隨地亂扔垃圾的少了,隨之而來的是人居環境更加靚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在這里,城市不再是冷冰冰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群,而是充滿著人文溫度的精神家園。
共筑精神家園,需靠政府引導與社會參與,攜手搭建閱讀場景。湛江書吧以“空間+內容+融合”方式,拓展閱讀空間功能,打造集閱讀學習、文化休閑、互動體驗于一體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間。正如湖光巖景區的“半城雨”書吧,景區與書香的結合方式,既讓閱讀觸手可及,也讓文化賦能看得見、摸得著。這些文化空間既填補了公共閱讀的“最后一公里”,也成為本土文化展示的窗口。
打通公共閱讀的“最后一公里”,愿更多貼近群眾的閱讀陣地不斷涌現和匯入,讓書香與海風共舞,使氤氳書香成為城市文化溫暖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