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人愛吃、好吃、懂吃,因此不僅湛江的餐館食肆總是人頭涌動,街頭巷尾的大排檔、無名小店,甚至是隱藏在鄉鎮村莊中的美食也總有人能挖掘出來,公諸同好。日前,《粵西越美》采編團隊把散落在湛江各地的美食集中成冊,編寫成專題“美食秘籍”——《湛江味道》,用他們獨有的方式盤點湛江美食。
網羅廣大吃貨 探尋最傳統、最地道的本土美食
為了完成這個專題策劃,發起人冼漢文集合了專業的老饕、資深吃貨,甚至屌絲也納入《湛江味道》采編團隊當中,為的就是要編織一張又深又廣的美食網絡。“這次大家致力推薦湛江最傳統、最地道的本土美食,不求奢華,只求美味。”能將工作與愛好相結合,采編團隊的吃貨們還沒開工就興奮了。
要尋找湛江最傳統、最地道的本土美食,《湛江味道》的成員花了不少心思。“有些地方,我們不太熟悉,不知道那里有那些好吃的;有些地方太熟悉,又把握不了哪些更有代表性。”比如吳川,很多食物都覺得很好,但是哪一樣更有代表性?于是邀請了當地的一群朋友過來,請他們介紹心目中又好吃又有代表性的美食和店家。每人都能說上幾個,但都不斷被別人否定,這樣糾結了近兩個小時,直至有人提出了王村港的糖醋蟹,大家才一致應聲附和通過。盡管有人帶著抄近路,從梅錄出發也用了大半個小時到達目的地。但在嘗到美食后,大家都覺得奔波得到應有的回報,非常滿足。
推薦湛江必吃十道菜 記錄湛江味道背后的故事
來湛江必吃的十道菜是哪些?天然魚仔湯、閹泥丁、沙姜炒章魚……這些看似普通而家常的菜式也成為推薦名單。“這十道菜并不是最貴的,也不一定是最好吃的,但這是對于湛江人最有感情的十道菜。”冼漢文表示,這十道菜會讓外地的朋友品嘗到湛江特色美食的同時,也在他們的腦海里刻錄下湛江味道。
為了更真實、現場地重現傳統美食的本質,《湛江味道》推介的每一道美食,采編人員都實地品嘗過一遍,并與制作菜肴的廚師交流。“在撰寫稿件和整理圖片時,腦海里總是回味起品嘗到那道佳肴的滿足感,馬上就覺得饑腸轆轆,恨不得立刻去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頓。”
除了味道,《湛江味道》還記錄了很多味道之外的東西。官渡蠔為什么好吃、梅錄爛鑊炒粉的來歷、海濱賓館牛角包的歷史、安鋪簸箕炊的責任、吳川八寶飯的傳統等等;為了更方便吃貨找到店家,增加了路線的二維碼,手機一掃就能夠按圖索驥。
“書里推薦的美食是否湛江最傳統、最地道的本土美食,也許只是我們的一種意愿,因為味道好壞是很個人的感官感受,肯定會存在主觀意識的局限。”冼漢文坦言,由于篇幅所限,還有很多美食和店鋪沒有納入其中,“但我相信,書里所介紹的菜肴或者店鋪,不管吃過的,還是沒有吃過的,他們都會想再去嘗嘗,看看是不是真的如書中所描述,因為這些都是在他們身邊的美食、店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