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第十五中學組織學生收看暑假安全第一課:珍愛生命嚴防溺水。(市教育局提供)
7月10日,家長陳女士剛剛參加完幼兒園組織的線上家長會,看到幼兒園精心準備的“安全主題家長會”、市教育局發來的“致家長的一封信”,陳女士很受感動:“學校對孩子們的安全教育高度重視!今天召開安全專題家長會。我們一定按照要求做,一定盡到家長的看護責任。讓孩子平安度假,快樂成長!”
隨著7月10日的到來,全市中小學生迎來翹首以盼的暑期生活,但安全防范不能松懈。為了守護學生們的暑期安全,全市各地各校紛紛開展暑假安全主題教育,向學生們講授防溺水、反詐防騙、交通安全、拒絕毒品等安全防范知識,讓同學們把安全教育牢記在心,全力做好暑期校園安全工作,讓廣大師生度過一個快樂、平安的假期。而這,正是湛江市教育系統全力推進校園安全教育,筑牢校園安全防線的一個縮影。
校園安全工作牽涉到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湛江市教育系統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有關要求,切實加強制度建設、責任落實、應急防范,明確目標任務,統籌謀劃工作舉措,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實現了全市校園的和諧穩定。
吳川市實驗中學舉行防溺水簽名承諾活動。(市教育局提供)
高站位扎實推進 多舉措聯動發力
校園安全重于泰山,安全保障是學校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校園安全工作,多次專題研究校園安全和學生防溺水等工作,主要領導多次親自帶隊督查。市教育局把學校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根據不同時段,不同要求、不同季節特點,有針對性地召開專題會議,結合教育實際,及時部署工作,主要領導主動帶頭掛帥,下基層、赴一線、到現場,先后組織開展7輪防學生欺凌、防溺水工作督導檢查,推動學校安全工作見行見效。
除此之外,市教育局積極協助市人大開展《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專題調研,充分發揮人大監督職能,推動黨政部門、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學校安全,幫助學校紓困解憂。積極協助公安部門加強校園門口及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加大對學校安全執法檢查力度,健全學校與部門、鎮街的聯動機制,發揮學校“前哨崗”作用,及時發現和處置校園周邊水域、治安、交通隱患。
據了解,今年以來,市教育局先后部署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春風利劍”、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掃黑除惡等行動,并在防溺水、防欺凌、安防建設、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加強指導,與各地各學校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確保安全工作責任傳導到每一所學校、每一名校長、每一名教師。
在游樂場里,孩子們正在玩氣墊床。 記者劉冀城 攝
緊盯重點領域 夯實校園安全基礎
要想安全,預防在先。
今年來,市教育局緊盯學生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預防學生欺凌等重點工作,全面排查整治校園安全隱患,落實教育主體責任,協調多部門聯合督查,全力夯實校園安全基礎。
堅持開展防學生溺水治理。市教育局制定預防學生溺水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和工作計劃,以行事歷的形式,對特別防護期防溺水工作進行“保姆式”指導。全市學校建立防溺水值班制度,明確每天防溺水值班人員和責任并按規定報備。市、縣、校、教師、家長五級層層簽訂防溺水責任書,對全市4938處學生溺水隱患點開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推動危險水域監管全覆蓋。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部署開展學生溺水治理專項督導,發出提醒函,督促各地政府和有關部門完善屬地防溺水工作機制,壓實部門、鎮街、村居防溺水責任。
提升校園安全防范水平。教育、公安部門先后開展“筑牢校園安全,鞏固提升中小學幼兒園4個100%安全防范建設”專項行動、“護校安園”專項行動、“更高水平平安校園”創建、校門口及周邊環境整治等行動,深化警校協作機制。強化封閉式管理,嚴禁管制刀具等危險品進入校園;加強專職保安配備,配齊防護器材“八件套”;3945個校區安裝一鍵報警裝置并接入110指揮中心,校園門口安裝視頻監控并與公安部門聯網。規范“護學崗”設置,組織護學崗人員參與維護學校門口及周邊治安、交通秩序。組織全市學校加裝窗戶限位器,加高加固走廊防護欄。
規范校車及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加強校車使用許可工作,全市取得校車標牌的專用校車共有603輛,比2021年增加104輛。投入190萬元招標建設校車安全管理平臺。推進教育系統“春風利劍”專項行動,重點整治校車安全和學生交通安全問題。嚴禁學生乘坐“黑校車”,加強線索集中排查,查處“黑校車”8輛。專題研究學生騎乘電動自行車安全管理問題,聯合公安交警部門開展中小學幼兒園“戴頭盔保安全”專項行動,排查、完善學校門口及周邊道路設施7處。
整治校園消防安全隱患。加強對教室、食堂、學生宿舍、鍋爐房、圖書館、實驗室、儲藏室等場所防火巡查,重點整治違規住人、違規用火用電、電動車違規充電停放、疏散通道堵塞、違規使用彩鋼板等突出問題。全市排查1572所學校的教師宿舍、157所校外培訓機構,排查并整改隱患282項;清理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266輛,清理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235個,安裝聯網式無線獨立煙感報警器144個,增加滅火器、應急燈、疏散指示標志487個,開設防盜網逃生窗口505個,整改電氣線路老化53家。
赤坎金沙灣,小孩在大人陪伴下在海灘泳場內游泳。 記者張鋒鋒 攝
堅持教育為先 推動家校社會同頻共振
今年來,各級各類學校將安全預防教育作為常規性工作來抓, 把安全融入課堂教育。抓好安全教育課堂主陣地建設,開足開好各類安全課,確保安全教育計劃、課時、讀本、師資四落實。
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各個節日、時間節點,組織開展各類安全主題教育。先后組織學生收看“開學第一課”、消防公益宣傳視頻、“知危險 會避險”交通安全體驗課、“地震來了怎么辦”、“安全大求真”、“暑假安全第一課:珍愛生命 嚴防溺水”等主題節目。抓好“守護錢袋子建功新時代”反詐宣傳教育,突出中學生和使用手機的學生為重點群體,努力達到師生及家長不被騙、學生不參與詐騙的目標。舉辦第七屆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活動,組織學生參加憲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和憲法衛士答題活動。在“4.15”期間開展國家安全普法進校園活動,將國家安全法治宣傳教育向校園延伸,營造維護國家安全的濃厚氛圍。在暑假前部署開展防范學生溺水“八個一”活動,把遠離危險水域、勸阻下水行為培養成學生的行動自覺。堅持開展“心理健康月”活動,全面排查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舉辦心理講座、心理主題班會示范課、中學生校園心理劇大賽等“六個一”活動。
構建家校共育良好機制。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形成“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效應。市教育局發出《關于預防學生溺水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信》《致全市2022屆高三考生及其家長的一封信》,與學生家長簽訂《預防溺水責任書》《交通安全承諾書》,聯合市消防救援支隊布置由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的家庭住宅火災隱患自查表、繪畫作文等家庭作業,在周末、法定節假日、寒暑假以及極端天氣來臨前,都通過校訊通、微信等方式向家長發送安全提醒,見縫插針普及安全知識,督促家長履行學生居家期間的監護責任,提醒家長做到“四知道”,全力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溺水、交通等居家高發事故。
營造關注學校安全的社會氛圍。市教育局通過“湛江教育”、學校微信公眾號以及“南方+”“湛江日報”等媒體擴大學校安全宣傳范圍,聯合宣傳、文化、應急等部門發動各類媒體刊播防溺水宣傳視頻和應知應會要點,聯合公安、水利、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廣泛參與防溺水宣傳活動,聯合檢察機關開展湛江“檢察官法治講壇”活動,面向公眾宣傳和介紹學校防欺凌、防性侵、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湛江“0506”疫情期間,全市1166所學校開展線上心理健康教育課,選派心理教師參與心理援助和錄制心理課,為1500多名隔離師生提供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
記者了解到,教育還主動聯系消防部門,聯合舉辦消防安全大宣傳大培訓活動,分批、分級組織學校干部、職工和班主任進行輪訓,通過教授消防安全知識與技能,把班主任培養成“消防明白人”“消防宣講員”“演練指揮員”。組織學校校長開展《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知識競賽,提高學校安全管理干部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