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湛江推廣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推動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豬糞變寶 全量還田

2024-09-02 08:36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林宇云

未經處理的豬糞被視為環境污染物,而經過科學發酵的豬糞卻是養分豐富的有機肥,不僅可以使農作物增產增收,還可以改善土壤。

湛江正大依托百萬頭生豬產業鏈項目規模化養殖效應,在21個自建養殖場建設糞肥處理環保區,糞肥發酵得到的沼氣用于發電,沼渣用作周邊種植地塊底肥,而沼液可作為盛果期的追肥,將糞污的價值“吃干榨凈”、變廢為寶。

如今,糞肥全量還田、就地就近還田的種養結合循環農業模式已經在我市多個縣(市、區)推廣,有效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和農業綠色發展。湛江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

一次可裝10噸液態有機肥的施肥犁地一體機在作業。 記者歐陽澤 攝

豬場配套發酵池年產糞肥近200萬噸

時下雨水豐沛、陽光充足,正是農作物生長旺盛的時節。在遂溪縣嶺北鎮關塘仔村種養結合示范基地,今年初種下的一批火龍果,正在拔節生長,待到明年一月份結果。

該基地設置了一組對照區,40畝使用發酵后的有機糞肥,10畝使用普通化肥。基地農業顧問周鵬程介紹,試驗中發現,在火龍果盛果期,化肥區畝產5000斤至6000斤,糞肥區畝產可達8000斤。

在離火龍果園不遠處的香水檸檬園,是另一個對照組。“你看到這一排的香水檸檬植株比較高大,分支也多,可以預測結果也會相對會較多。”周鵬程說,施用有機糞肥后,盛果期香水檸檬樹年產量可提高8%至10%。

示范基地使用的糞肥,來自于距離果園3.5公里的正大豬業嶺北鎮育成7場。工作人員在電腦上打開糞肥處理環保區監控系統,一幅等比例模型圖顯示出來。提升池、沼氣池、預混池、熟化池、儲存池、發電機等設施設備實時數據在屏幕上跳動。只需輕點屏幕,就可以進行開、關泵等一系列操作。一機在手,可以控制全市21個養殖場糞肥處理環保區。

湛江是農業大市,耕地面積700多萬畝,是廣東之最。經過多年布局深耕,正大集團在湛江建立了10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目前每年可產生約194萬噸液態糞肥。如何與當地種植業緊密結合,加快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實現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在項目前期,湛江正大就考慮到這一問題并給出了實施方案:在建設生豬養殖場時,同步建設蓋瀉湖式沼氣發酵池、沼液熟化池、集渣池、糞肥調配池及輸送管網,打通種養循環堵點。

以存欄14000頭、年出欄30000頭肥豬場為例,每天形成糞污約150噸。經沼氣池厭氧發酵45天,日產沼氣量900立方米,可供100千瓦發電機發電15小時,產生電量1440度,約占全場養殖生產用電量的一半。沼液進入熟化池后,加入母液及其他液態肥調配劑,經充分混合、沉淀30天后,上清液作為液態肥進入儲存池,待施肥季節,通過管道運輸進入周邊農田、果園、林場的滴灌、噴管系統。液態沼渣由抽渣泵排至場外集渣池后,通過密封運輸罐車、施肥犁地一體機輸送至種植地塊作為底肥。

實測土壤有機質提高農民增產增收

2019年,正大成立廣東湛江區種養結合項目團隊,向周邊種植戶推廣有機糞肥,但剛開始時困難重重。

“大部分種植戶覺得豬糞不是什么好東西,污染土地,并且增產收益不明顯。”種養結合專員周錦洋說。

于是,項目組與廣東海洋大學、中國熱科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等單位合作,開展土壤檢測、液態有機肥研發及試驗示范工作。根據試驗結果,相比常規施肥,施用經過充分發酵處理的沼液與沼渣的土壤所含氮磷鉀均有所提高,

土壤有機質提高2.94%以上,土壤保水、保肥和通氣能力增強,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抗逆性能,而且重金屬含量遠低于國家標準。

有了權威機構給出的實驗數據,項目組更加堅定地進行糞肥推廣工作,與合作客戶一一簽訂糞肥利用保產協議,解決種植戶的后顧之憂。2021年,北坡鎮種植大戶袁馬興決定率先在青瓜地里試用有機糞肥。經收獲測產與效益分析,施用有機糞肥的青瓜畝產增收約600斤。“沒想到,不但沒減產,而且還節約了成本,同時病害也比往年減輕了。”袁馬興說。

袁馬興的成功經驗迅速傳開,有不少種植戶也認識到糞肥還田的生態與經濟效益,紛紛前來咨詢。種養結合示范基地在遂溪、雷州等地鄉鎮多點開花,陸續發揮示范效應,培育了荔枝、火龍果、香蕉、黃皮等特色農產品。

“以前是我們上門推廣,現在是農戶自己找上門來要糞肥。在種植旺季,糞肥往往供不應求。”“95后”新農人周錦洋難掩臉上的喜悅。

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三豐收”

“你們看,這糞肥很靚,作物畝產增加,省錢又省工,這個肥的確好使……”在遂溪縣北坡鎮趙屋村一處田邊,種植戶趙燕頂著烈日一邊用手機拍視頻,一邊介紹道。

這一天,趙燕的藿香地里來了一部進口的“大家伙”——一次可裝10噸液態有機肥的施肥犁地一體機。2021年6月,湛江正大從丹麥引進首臺施肥犁地一體機,并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研究所合作,根據湛江土壤特性與耕作模式,對其進行適應性改造,整合犁地、深耕、施肥等工序,顯著提高沼液沼渣資源化利用率。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體機開過的地方,土地被翻出一道道深溝,沼渣通過一體機后方的17道管子均勻地淋到溝里,與此同時,后方圓盤犁馬上將土壤覆蓋上來。

“有機糞肥被深埋,可以減少有效養分揮發,更好地滲透到泥土里。因此,用一體機施肥肥料利用率比傳統罐車要提高45%,可以節省近一半的有機糞肥。”周錦洋說。

目前,湛江有3臺液態有機肥施肥犁地一體機,服務全市近6萬畝種植地塊。

趙燕只試用了一年,便成為了有機糞肥的“忠實用戶”。他的辣椒地以前畝產3000斤至4000斤,用了有機肥后能達到5000斤至6000斤,“辣椒賣相又靚,在市場賣的價錢較高。”

去年,趙燕種的香瓜在用了有機糞肥后竟然不長根線蟲了。在場的農業技術人員介紹,根線蟲對于土壤的酸堿度很敏感,酸的土壤適合根線蟲生長。大多數化肥是酸的,而有機糞肥的pH值是7.5左右,中性偏弱堿,可以有效改善土壤。

趙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固體肥是外地拉回來的,要自己發酵一兩個月后才能用,還要另外請人去施肥。有機肥是發酵過的,就近運過來,機器一走,肥料直接下地,一畝地能省下300元,成本省了30%。

經過3年的試點,種養結合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與良好的社會影響力。該項目糞肥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2023年全年累計還田10萬畝,種植常青樹37萬株。

經濟效益上,降低了生豬養殖成本約15.41元/每頭,減少了豬場環保區固定投資4336萬元/每百萬頭,節約了豬場所需電費603萬元;社會效益上,為農戶降低了6000萬元的化肥購買成本,綜合提升了農戶收入7200萬元;生態效益上,減少了4.6萬噸化肥的使用量,降低了28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示范帶動效益明顯,該項目獲得遂溪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獎補資金800萬元。

正大集團農牧食品企業中國區副董事長、廣東湛江&海南區總裁楊軍表示,種養結合、全量還田是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們將繼續帶動農民參與種養結合事業,為消費者帶來營養、健康、美味的原生態食品,為農民增收創富,推動農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編輯:岑川
值班主任:莫松萌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中國新加坡“中新合作-2024”海上聯合演習在湛江舉行
  • 赤坎區:全域旅游“景”上添花
  • 湛江市第八小學舉行新生入學禮
  • 暑運以來全國鐵路發送旅客8.72億人次
  • 巴黎殘奧會|中國隊多線開花 田徑拉開戰幕
  • 2024年秋季開學我市新增公辦學位9345個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