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廣湛園的水下清潔機器人高科技企業力爭年底投產,水下清潔機器人從大灣區“游”到湛江。(8月31日《湛江日報》)
城市發展靠經濟,經濟發展靠產業,產業發展靠項目,項目發展靠招商,在這樣的發展邏輯推動下,“抓招商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已成各地共識。作為穩中求進的“驅動器”、轉型升級的“轉向器”、提質增效的“加速器”,如何讓招商引資動能澎湃,也成為擺在各地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8月31日湛江日報特別報道了一家企業——深圳市思傲拓科技有限公司。這間公司專注于水下清潔機器人研發、生產和銷售。而更令筆者在意的一點是,該公司從今年3月開始初步接觸,6月便確定了落戶我市廣湛園,且力爭今年年底實現投產。短短3個月敲定落戶、爭取半年時間實現投產,如此“拼速度”,令人贊嘆。
而在這“速度與激情”的背后,是園區與企業之間的“雙向奔赴”——這邊廂,是園區感嘆企業“團隊好、產品好、市場好,我們要引入”;那邊廂,是企業點贊園區“資源好、政策好、服務好,我們要進駐”。
促成“雙向奔赴”的秘訣,是“知己知彼”。
從廣湛園的角度看,“知己”就是知道自己需要引進怎樣的企業,“知彼”就是了解目標企業是否適合自己。再接下來需要“知”的,就是如何才能打動企業、盡快落地,這是一個“知己—知彼—再知己”的過程。做好新形勢下的招商引資工作,必須緊密對接市場,創新方式方法,求新求變,全面提升招商引資的水平和效能。眼下,“一招鮮吃遍天”的傳統招商模式已經成為過去時,招商引資的理念思維、對象目標、方式方法都發生了新變化,考的正是“知己知彼”的功夫?!皥F隊好、產品好、市場好”的企業很多,但并非所有這樣的企業都適合自己又招之能來。在招商引資中,一些地方、園區對待企業的態度是“來者皆有意”,基本以普適性政策和廣譜性服務為主。但從企業需求端來講,更期待的是“量身定制”。尤其對創新型、科技型企業而言,更關心“產—學—研”的適配、產業鏈上下游的鏈接、應用場景與市場的對接等專業化需求。避免“供需錯配”,實現“精準招商”,就是這次對思傲拓招商的高明之處。
而從企業的角度看,“知己知彼”同樣重要。深圳市思傲拓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在深圳,工廠設在惠州大亞灣太東科技園。如今選擇在我市廣湛園落戶,有著“產業發展空間大,能夠打造集群式供應鏈,保障企業的集中生產,減少運輸成本;區位優勢明顯,深水良港眾多,出口產品運輸便利;營商環境良好,優惠政策多,人力資源充足且用工成本比大灣區更具性價比”的仔細考量。這便是企業立足自身發展所需的“知己”。而企業的“知彼”,看的則是地方、園區的服務?!罢型秷F隊不僅根據企業需求,提供了位于廣湛園的超大面積標準廠房,并且立足湛江港運輸優勢,協助有關產品報關,還給予了股權投資、租金減免等有力支持”,讓企業看到了湛江招商引資的誠意。從更長遠來看,利用水下機器人清潔深海的深水網箱、著力研發水上運動場景可適用產品,則更像是企業“知彼”之后的反饋與融入——表露出思傲拓與湛江這座城市共成長的強烈意愿。
雙向奔赴、一拍即合,看似偶然,實乃必然。廣湛園招商引資“知己知彼”的經驗也提醒我們,要重視揚自身之“長”補企業所“需”。“提著籃子去挑菜”,眼里看到的不能只有“菜”,還要時不時回過頭來看看自家的“籃子”,這樣才能選到優質的、有巨大成長潛力的“菜苗子”。作為招商一方,心中應有三張圖:其一,是涵蓋城市群定位、周邊城市比較優勢和自身區位潛在價值的“區域形勢圖”;其二,是涵蓋“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的“產業格局圖”;其三,是對目標企業、項目的優勢、劣勢、需求、機會等的“選項分析圖”。三圖融合,找到更多與企業、項目的契合點、價值點、共贏點,才能讓更多“菜”主動到“籃子”里來。
選擇湛江,共贏未來。期待有更多“雙向奔赴”的招商引資,在這片紅土地上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