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制作的雷州石狗。
近日,赤坎老街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攤主”。他們就是湛江市第十七小學“柒彩童繪”美術社團的同學們。他們帶著自制的文創作品,在赤坎老街擺攤,躍躍欲試地要當一回“小小創業家”。
整理攤位。
與客人交談。
傳承“非遺” 自制文創產品
當天上午,同學們在赤坎老街選好攤位,擺上琳瑯滿目的文創產品。標價從5元到10元不等,種類繁多,有充滿古韻的青銅器手作、彰顯湛江非遺文化的徽章以及色彩鮮艷、造型生動的熱縮片飾品等等。4名同學熱情地推薦著,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觀看了解。
“看,這是我的青銅手作,設計靈感來自博物館中的青銅器展品。青銅制品,有一種神秘的美感。我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青銅器制作的基本步驟,使用陶泥等材料進行模擬制作,不斷調整、修改和上色,最終完成了這些青銅手作。”李小舒驕傲地說,“雖然制作過程有點繁瑣,但我把它當作一次挑戰,看到作品如此逼真,我的成就感滿滿。這件作品不僅代表了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也體現了我的創意點子和動手能力!”六(7)班李小舒自豪地說。
自制文化徽章。
六(2)班許坪婷則展示了她的作品“湛江非遺文化徽章”。細細端詳這些徽章,上面繪有雷州石狗、儺舞面具等,十分精致。她說:“我想通過選取小巧精致的徽章作為載體,展現湛江非遺魅力。我主要選擇了廣為大家熟知如雷州石狗、儺舞面具等進行了精心設計和繪制。這里面的每一筆都充滿了我的熱情和努力。希望這些小小的徽章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注湛江的本土文化。
同學們還在現場大展身手,一件件精美的文創作品從他們手中誕生時吸引了一波波“熱度”。現場,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仔細觀看“小小工藝人”制作,并從他們的介紹中了解更多的非遺文化知識。
周邊攤主也對這群小學生們豎起了大拇指,稱贊他們的作品精致且有創意,“小小年紀,有如此心思,棒棒噠!”
繪制紙傘。
繪制青花瓷。
獲好評 “小創客”很自豪
對于孩子們來說,這次活動是對在學校所學知識的檢驗和運用。為當好一名“小攤主”,他們提前深入學習非遺知識,在介紹產品、解答顧客的疑問時也注意有邏輯的表達,討價還價時考驗口語交際……
“這次活動讓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非遺文化。在制作‘非遺元素’的徽章畫的過程中,我不斷嘗試和修改,最終完成了一件件滿意的作品。在擺賣時,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大家喜歡,我感到非常自豪。”五(3)班的李詩琪同學開心地說。
“這次擺攤讓我知道了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得到別人的贊賞和喜愛。我很高興,也很自豪!”二(8)班的吳楊楊同學笑著說。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輕的媽媽告訴我她很喜歡我現場創作的作品并要購買。我的作品得到了陌生人的認可,沒有比這更開心的事啦!”五(4)班的陳舒婷同學說起來眉飛色舞。
學生自制的儺舞面具。
學生文創作品。
加深對本土文化的理解 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此次活動收獲好評多多。陳舒婷的家長表示:“孩子通過參與這次活動,不僅加深了對湛江本土文化的理解,還大大提升創新實踐能力。”
“同學們在實踐中鍛煉觀察力、創造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這樣的成長經歷對他們來說無比寶貴。”市十七小老師陳妙一說。“看到孩子們在文創時專注投入的神情,我深感欣慰。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增強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這種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尊重,將伴隨他們一生,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寶貴財富。”楊倩老師說。
“這次活動讓我看到了孩子們無限的潛力和創造力。他們在制作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親身參與和體驗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的學習更加深入和有趣。”葉綺夢老師說。
社團負責老師羅力劭對同學們的表現贊不絕口:“深度學習非物質文化遺產,自主進行文化創作,再大膽走上街頭推介,在這過程中孩子們不僅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還在實踐中學會了如何與人交流、如何團隊協作以及如何面對挑戰。這種全方位的鍛煉,將使孩子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更加自信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