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時代,電子游戲已經成為生活中常見的娛樂項目。然而,當從單純的娛樂逐漸演變為對游戲的過度依賴,甚至沉迷其中時,就可能對我們的成長帶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近日,在湛江市少年兒童圖書館的科普課堂上,同學們深入了解沉迷游戲的危害,學習如何在游戲中脫“癮”而出。
觀看小老鼠玩手機的視頻。
沉迷游戲是什么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什么是沉迷游戲。沉迷游戲是指對電子游戲的過度依賴,無法自控地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以至影響到學習、生活、身體健康和社交能力。沉迷游戲可能導致學業成績下降、視力受損、身體發育受阻以及人際關系疏遠。
老師通過播放視頻《愛玩游戲的小老鼠》引入了當天的話題,激發了同學們的興趣。同學們認為,游戲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它們刺激又充滿挑戰。老師進一步解釋說,手機游戲能夠迅速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帶來即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此外,有的同學可能利用玩游戲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學習壓力和家庭問題。
舉手回答問題。
讓我們做時間的小主人
擺脫游戲沉迷的第一步是學會自我管理。設定明確的游戲時間限制是關鍵,例如每天限制在1小時以內,并嚴格遵守。此外,應該培養多樣化的興趣愛好,如閱讀、繪畫、運動等,可以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減少對游戲的依賴。
在劇場活動中,同學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沉迷手機的小同學、一起進行戶外活動的小伙伴、規勸孩子的媽媽等,同學們認識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感受到參加戶外活動的樂趣。
在分組討論中,一位同學分享了他的家庭管理方法:“我的媽媽使用公眾號小程序或綠色軟件,后臺管理我玩手機的時間,并查看瀏覽過的內容。”而另外一些同學則表示,家長會設置時間限制或口頭叮囑等。
角色小劇場表演。
家長學校社會共同努力
家長在幫助孩子拒絕沉迷游戲的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減少在孩子面前過度使用電子設備,并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一旦發現孩子有沉迷游戲的跡象,應及時引導而非一味批評。
同學們大合照。
學校要加強教育,讓學生了解沉迷游戲的危害,并組織有益的課外活動,提供更多健康的娛樂方式。社會也應當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相關部門加強對游戲市場的監管,限制不良游戲的傳播。
最后,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擺脫游戲沉迷,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生活,迎接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