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廉江市河唇鎮風梢村,家家戶戶門前隨處可見郁郁蔥蔥的“貴妃”黃皮果樹,村民們在自家庭院內外精心打理著黃皮果樹,修枝剪葉,期待著來年的豐收。
今年以來,河唇鎮積極引導群眾科學規劃房前屋后空地,充分利用閑置資源,發展特色庭院經濟,將“小庭院”打造成“大產業”,“閑置田”變為“增收田”,描繪出“庭院秀麗、村莊綠美、資源活用、群眾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風梢村貴妃黃皮育苗產業園。
“庭院經濟”添動力
黃皮果是風梢村的主要經濟農作物,從果苗培育到果實豐收都能帶來不少收入,但黃皮果種植成本大、銷售渠道少,不少村民面對近在咫尺的“黃金果”只能望而興嘆。針對村民種植意愿低、種植難點多的情況,風梢村通過積極探索產銷結合的方式,有效刺激當地特色產業發展。
2020年7月,風梢村投資30萬元成立風梢村貴妃黃皮育苗產業園,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通過“產、供、銷”一條龍生產經營帶動村民創業致富。如今,該產業園以“美麗庭院”建設為契機,向村民提供種苗和技術支持,引導村民將荒廢的庭院利用起來,在房前屋后種植黃皮果樹,產業園再按市場價回購,村民們也可自主選擇銷售渠道。
市面上的黃皮果苗供不應求,村民吳永華從自家庭院中看到了美好“錢景”。原先他家院子因為長期不打理導致雜草叢生、衛生問題突出。了解情況后,產業園派遣技術人員上門為吳永華講解綠化美化庭院的利好,引導其種植黃皮果苗。了解到黃皮果的經濟效益后,吳永華便著手清整自家庭院,將產業園免費提供的30株黃皮果苗試種在院子里。黃皮果苗種植需要把握好水分、養分等指標,產業園的技術人員經常上門提供指導,手把手教會他栽培技巧,同時針對符合標準的黃皮果苗,產業園以市場價進行收購,為吳永華收獲了第一筆“庭院經濟”。解決了種植、銷售等問題,村民們在產業園的帶動下紛紛打理好自家庭院。
游客與果農在采摘黃皮果。
鄉風文明持續提升
把“果苗穩農,果實富民”作為促進村民群眾增收的有效措施,風梢村通過建設“美麗庭院”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實現經濟效益和家風傳承雙贏。有了吳永華這個建設“美麗庭院”致富增收的鮮明實例,其他村民不甘落后,開始嘗試把自己的“方寸地”“百草園”變為“致富園”“百花苑”。
庭院經濟并不局限在庭院之內。吳潤泉是第一批嘗試承包土地種植黃皮果苗的黨員代表,在自家庭院種植黃皮果苗的過程中,他虛心請教風梢村貴妃黃皮育苗產業園的技術人員,短短半年時間內便把自家庭院打理得綠意盎然、花果飄香,逐漸成長為一名黃皮果苗培育的高手。小小的庭院已經不足以讓吳潤泉放手施展他的才華,在風梢村的政策支持下,他成功承包了6畝土地進行黃皮果苗種植,因為精心打理,悉心照料,他將零散培育發展為規模種植,如今年收入接近20萬。
為推動村民自覺加入“美麗庭院”建設中來,風梢村將吳潤泉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廣泛宣傳,倡導村民向榜樣看齊,努力學習種植技術、精心美化自家庭院。在榜樣的影響下,村民們開始拿自家庭院“試手”,主動學習種植技術、鄰里之間和睦交流、大膽嘗試經營管理,共同“扮靚”自家庭院。在村民的共同奮斗下,風梢村塑造了勤奮好學、勤勞樸實的家風家訓,形成了家家愛綠化,戶戶拼種植的良好氛圍,進一步推動風梢村精神文明升級。近年來,風梢村黃皮果種植面積達2000畝,一年總產量約400萬斤,年產值達3000萬元。
吳潤泉家庭院。
探索出路持續發展
為避免“美麗庭院”建設走馬觀花,實現“庭院經濟”可持續發展,風梢村搭乘“網絡快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讓“美麗庭院”經濟效應輻射到每家每戶。
“貴妃”黃皮果是風梢村的特色品種,其果肉鮮嫩多汁,口感酸甜鮮香,是廉江不可多得的美味,但在全國范圍內的知名度一直不高。為打造“貴妃”黃皮果特色農產品品牌,讓村民群眾建設“美麗庭院”的參與感、獲得感更足,風梢村定期選派“美麗庭院”戶主入駐河唇鎮百果電商基地開展直播銷售,同時邀請助農主播到“美麗庭院”里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向全國觀眾展示“貴妃”黃皮果的生長環境、種植過程和鮮美品質。得益于直播強大的帶貨能力,風梢村電商營業額超過1000萬元。
此外,補強基礎設施的突出短板,是風梢村推進“庭院經濟”發展的強力抓手。近年來,風梢村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從農村戶廁改造、污水處理設施、生活垃圾處理、道路硬底化等多方面著手,不斷完善居民生活配套措施,以村居大環境的有效改善推動家庭小環境的持續優化,讓“美麗庭院”建設從點到面全面鋪開。
新建的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游客在民居院子里嬉戲玩耍;物流貨車行駛在平整寬闊的道路上……接下來,河唇鎮將持續推進“美麗庭院”建設,做好“庭院經濟”文章,依托黃皮果、花卉、魚頭湯等特色資源,打造更多優質“美麗庭院”體驗場所,不斷提升文化、文創、文旅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