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室后廠”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新高地,“路衍經濟”激發鎮域發展活力,“整鎮推進”高效推進項目……今年以來,坡頭區持續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把改革的精神、改革的要求貫穿“百千萬工程”全過程、各方面,進一步激發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龍頭鎮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創建“百千萬工程”典型鎮為抓手,勇于創新,通過高位統籌、整鎮推進、凝聚合力、產業升級,推動典型創建各項工作任務快速落地,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示范鎮、現代化幸福宜居中心鎮。
高位統籌 組織保障堅實
為進一步集全區之力強有力推進、高標準推動龍頭鎮典型鎮建設,按照“百千萬工程”第二批典型鎮建設工作部署,坡頭區建立區—鎮聯動機制,成立龍頭鎮典型鎮建設指揮部,實行“雙組長制”,由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同步擔任總指揮,副總指揮由有關區領導、龍頭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成員由區直及駐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組成,明確項目責任分工。
聚焦“1+4+7+9+N”建設要求,結合工作實際,成立15個項目工作專班,龍頭鎮委、政府在各工作專班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力量,進一步壓實責任,形成區鎮村三級干部熱火朝天齊上陣的新局面。
龍頭鎮抓緊抓實班子責任分工,對標學習先進經驗,先后到廉江市河唇鎮、安鋪鎮,坡頭區坡頭鎮,遂溪縣嶺北鎮開展典型鎮建設交流學習活動,明確“分工表”“路線圖”“時間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對重點項目建設實行一周一調度。
遠眺龍頭鎮中心。 本報記者 李忠 攝
整鎮推進 確保項目實施效率
“考慮到涉及的項目繁多,如果各小項目、小工程‘各自為戰’,由不同的經辦人推進,會造成人力、物力的重復,在工程施工會造成施工現場交叉、相互障礙影響的混亂局面。”坡頭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推進龍頭鎮典型鎮建設時,“化零為整”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整鎮推進的建設模式。
各項目工作專班通過梳理龍頭鎮典型鎮各考核指標“零碎”小項目、小工程的建設內容,將29個小項目、小工程,按不同的資金來源和項目性質,分類合并成5個項目,實施統一管理,增強了項目的協調性與系統性。
在項目招標方面,龍頭鎮將5個大型項目整體打包,委托同一可研編制、初步設計、勘察單位開展前期工作。在項目初步設計完成后,采用設計施工總承包方式,實現5個項目的一站式招標,大幅縮短了項目周期,減少與不同單位重復溝通的成本,確保了項目的整體性與實施效率。截至目前,所有項目全面開工,爭取2024年底前全部竣工。
龍頭鎮美麗示范主街項目現場。 本報記者 李忠 攝
凝聚合力 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夜幕降臨,路燈柔和的光芒灑在山車村環村碧道上,飯后的村民們結伴而行享受著夜晚的清涼與寧靜,孩子們追逐嬉戲發出清脆的笑聲,沿途還有長廊和喜事亭唱曲的老人。
近年來,龍頭鎮山車村積極挖掘閑置資產,努力發揮村中的資產資源最大的效益,通過回收撂荒地,打造了山車村文化廣場,設有鄉村大戲臺、休閑小廣場、燈光夜市區、農業公園,村容村貌大變樣,村內的文化廣場及燈光籃球場成為遠近聞名的文體娛樂中心。2023年,村集體收入達97萬元。
“村子的變化激發了村民們參與‘百千萬工程’的熱情和主人翁意識,形成了政府帶動、多方參與、凝聚合力的良好創建氛圍。”龍頭鎮有關負責人表示,鎮政府規劃在山車村周圍建設環村綠道與環水庫碧道建設工程,新建約1.5公里碧道,增設各類標識牌,合理設置停車位、休息點、活動場地、健身器材、廣告位牌等;山車村村民決定自籌資金建設山車村商業街商鋪建設項目,打造綜合市場可供90家商鋪入駐;中建三局在施工龍頭鎮人民公園項目時,也就近幫助山車村完成場地平整,以減輕村集體籌資項目的資金壓力。
據了解,龍頭鎮積極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建設,加強與區典型鎮建設指揮部和項目建設工作專班、區掛點單位等部門的溝通,以問題為導向,爭取解決建設“難點、疑點”;積極對接建筑業央企,打通“技術難點”“資金缺口”,典型鎮(村)建設項目效果設計圖逐步出具;發動鄉賢、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家鄉建設,讓他們成為招商引資牽線人、基層治理好幫手、典型鎮村建設帶頭人。
產業升級 發展鎮域經濟
龍頭工業園內,隨著訂單的涌入,企業紛紛開啟了“加速模式”;生產線上,產品一件接一件地誕生;倉庫前,貨車等待著裝載貨物,發往世界各地。
產業是典型鎮的“脊梁”。龍頭鎮立足堅實的工業園區基礎和雄厚的工業實力,積極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構建“一核一芯兩帶兩軸三區多點”的鎮域產業發展格局,以產業振興帶動全面發展,推動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依托湛江灣實驗室平臺優勢,加快建設湛江(坡頭)海工裝備產業園婆港嶺片區,推動實驗室的科研資源和項目公司的市場優勢互補,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漁業裝備、深海牧場、海洋新材料、無人船舶制造等產業;加快龍頭工業園轉型升級和擴能增效,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園區環境品質,完善生產性服務設施。
同時,大力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打造“莫村齋魚”特色品牌,積極推進“莫村齋”商標注冊工作,提升產品附加值;立項南藥種植園項目,充分發動群眾利用約100畝空地種植“香附子”等作物;建設益農信息、電商直播帶貨平臺,打造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服務的綜合性農業數字化平臺,帶動莫村南美白蝦、黃鰭鯛產品線上銷售,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
龍頭工業園區一片片新建的廠房拔地而起。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