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行動,近日,團霞山區委積極動員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到霞山各地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服務社會,激勵青年學生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青春篇章。
華南理工大學“鳳梨花香”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在湛開展實地走訪、調研。(通訊員供圖)
近期,華南理工大學“鳳梨花香”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來到位于湛江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研究所(注:以下簡稱農機所),為提高以菠蘿為代表的粵西經濟作物種植與采摘效率建言獻策,探尋通過發展特色種植產業推動粵西鄉村振興的新路徑、新思維。
菠蘿色澤飽滿、味道酸甜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雖然菠蘿的莖、芽與果實對于種植者而言具有同等經濟價值,但因其需長期依靠人工種植與采收,莖、芽極其容易損耗。過往的自動化、智慧化采摘設計受制于菠蘿特殊的果實色彩與種植密度,很少考慮到對菠蘿莖、芽的保護問題。針對此問題,“鳳梨花香”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來到田間地頭,探索創新了采摘菠蘿的新方式。
華南理工大學“鳳梨花香”百千萬工程突擊隊設計的新款機械采摘手。(通訊員供圖)
針對降低菠蘿莖、芽損傷和快速準確采摘菠蘿,該突擊隊分工進行科技創新。部分團隊成員利用特殊地理環境優勢,對菠蘿莖、芽與果實力學性質進行全面分析,找到可以安全獲取果實的“最佳受力點”;其余隊員則依托專業知識,對采摘機械手進行機械結構和控制設計。歷經三次迭代,最終完成了一款菠蘿采摘時可以減少受到莖、芽等干擾,具有高適配性的欠驅動機械采摘手。
“鳳梨花香”突擊隊表示,在接下來的科研過程中,將繼續充分利用華南理工大學與農機所科研資源,深化細化改進科研成果,推動以菠蘿為代表的粵西經濟作物種植采摘全面實現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為粵西地區實現鄉村特色產業全面發展、最終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