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文物資源豐富!我國擁有76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

2024-09-25 18:07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9月25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文物和文化遺產在保護利用與傳承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我國擁有76萬多處不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國有可移動文物、40項世界文化遺產及4項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是名副其實的文物資源大國。

文物安全狀況持續向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城、石窟寺、文物建筑、廊橋、革命文物保護等有力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有序實施,文物安全狀況持續向好。持續開展文物衛星遙感執法監測,提升發現文物違法問題能力,2024年已將全部的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納入監測范圍。中央財政累計安排300多億元專項資金用于故宮、正定隆興寺、西安城墻等千余處文物建筑修繕,改善保存狀況,賡續中華文脈。

文明研究闡釋不斷深化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成果豐碩,“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取得重要進展,進一步深化了對古國時代文明內涵的認知,進一步實證了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脈絡。推行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發掘前置的“先考古、后出讓”政策在24個省(區、市)落實落細。

文物傳承利用煥發新活力

全國備案博物館達6833家,免費開放率超91.4%,年度4萬余個陳列展覽、38萬余場教育活動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革命紀念場館和革命文物發揮思政教育功能。135家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及立項單位、187家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及立項單位,成為公眾近距離感悟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的重要場所。《尋古中國》《何以中國》《國家寶藏》等節目廣受好評,以文物為題材和靈感的“國潮”“漢風”文創,增進公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

優化開放服務

據統計,全國6833家博物館中,6026家博物館已取消預約,占比近90%。

全國1600多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中,主動實施延時開放的博物館超1000家。

實施中小博物館提升計劃,促進全國4000多家中小博物館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為大家提供更多選擇。

拓展服務形式,打造公眾“身邊的博物館”。各地博物館充分利用新技術新手段,探索推出數字展覽,成為擴大文化供給的一種重要方式。

文物治理能力切實增強

文物保護法修訂草案提交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文物科技全面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數十項文物科技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重要進展。累計取得新技術新方法289項,獲得授權專利235項。

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總數達40家,下設工作站125個,行業科研組織體系布局進一步優化。

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經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批準成立,秘書處落戶中國。

實施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發布文物修復師、考古探掘工職業標準,文物、博物館學科專業設置優化提升,文物全科人才培養讓基層后繼有人。

人文交流合作擴大影響

今年,“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等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由我國發起并主導成立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聯盟成員國、伙伴國、觀察員國數達20個。中國考古走進埃及、瑪雅文明腹地,深入法國、突尼斯、南非、中亞等20多個國家,開展48項聯合考古。文物保護修復國際合作拓展到6國11處,柬埔寨吳哥古跡、烏茲別克斯坦希瓦古城、緬甸他冰瑜佛塔等項目受到當地民眾好評、國際社會贊譽。43批次、1900余件(套)海外文物“游子”回歸祖國,文物成為促進文明交流互鑒的“金名片”。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著力推進重大歷史問題攻關,啟動實施夏商文明研究工程,促進多學科、跨區域專業力量、資源整合,強化科技應用支撐,將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編輯:岑川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專題】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
  • 湛江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有了“路線圖”
  • 數據經紀人:讓海量數據“活”起來  數據要素交易“跑”起來
  • 赤坎區中小學生舉辦主題演講比賽
  • 雷州:多方發力 書寫社會治理精彩答卷
  • 茂湛高速改擴建項目全線開放雙向八車道通行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