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河唇鎮矛盾糾紛流動調解站“上門問診”。記者張鋒鋒 通訊員黎沛華 攝
“感謝政府的幫助,讓我不用在外奔波,可以在‘家門口’工作,便于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廉江市河唇鎮河唇村村民葉姐開心地說。
“得知葉姐想租店鋪創業以便照顧小孩,立刻著手幫忙尋找合適的店面。”河唇村黨支部書記鐘敏說,在村委會的積極協調下,葉姐順利地與河唇魚頭湯街的一位屋主簽訂了租賃合同,創業做魚頭湯飲食生意。恰逢河唇鎮借力“百千萬工程”建設魚頭湯街,為葉姐的店鋪免費進行外立面風貌提升,改善周邊環境,還協助她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事宜,全方位助力葉姐盡快開業。
這是河唇鎮以“六三三”工作模式推動矛盾糾紛化解“三有工作法”的一個縮影。據悉,經湛江市委平安辦“點題”,今年7月起,廉江市率先在河唇鎮進行了“三有工作法”試點工作。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河唇鎮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73宗,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65宗,化解成功率達97%;化解陳年積案2宗,并總結出了一套符合實際、操作性強、可復制的“三有工作法”運行機制。
用好“六個方面”途徑
做到矛盾糾紛應曉盡曉
“您好,我是河唇村委會的村干部,了解到您夫妻雙方都外出打工,家中只有小孩和爺爺奶奶,就來看看有什么需要幫助的。”9月20日,河唇村委會干部走進村民鐘叔的家中,關心了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和思想狀況,并開展防溺水以及交通安全宣傳。
7月開始,河唇鎮以“六個方面”為抓手,即信息系統收集、上級交轉辦、網格排查、接訪受理、平安夜訪受理、電話回訪,線上線下多渠道排查矛盾糾紛。今年以來,合計排查矛盾糾紛530宗,做到矛盾糾紛應曉盡曉。
同時,通過“粵平安”云平臺、“矛盾糾紛·碼上辦”(群訴應用平臺)、網絡平臺等收集線上矛盾糾紛,保證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做到應錄盡錄,全量錄入。還在全鎮范圍內重點路口、人流密集路段架設攝像頭并接入綜治中心監控研判室,動態排查矛盾糾紛為網格化信息收集、指揮調度、情報研判等各項綜治中心業務提供有力支撐。
另外,全鎮精心劃分為107個綜合網格,由村(社區)兩委干部、駐村律師等共464名網格員組成,網格員每天不定期開展走訪,實地排查矛盾糾紛;以鎮綜治中心為主要線下受理窗口,同時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各村(社區)綜治中心等部門線下受理的矛盾糾紛,登記造冊;每周二晚開展“平安夜訪”,“零距離”傾聽民聲民意,無縫對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排查化解基層矛盾糾紛,提高基層防范風險和源頭治理能力,提升特殊群體服務管理效能,推動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廉江市河唇鎮為當事人提供幫扶救助。記者張鋒鋒 通訊員黎沛華 攝
細化“三種調解”方式
做到矛盾糾紛應解盡解
河唇鎮針對一般的矛盾糾紛,由鎮綜治中心交辦鎮村相關部門等進行“鎮本級調解”;如調解不成功,則由鎮綜治中心吹哨,協調市相關職能部門進行“部門下沉鎮調解”,如遇到仍然無法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則由鎮綜治中心提請市綜治中心調度力量進行“專班下沉鎮調解”,如仍無法化解,由綜治中心出具調解意見書,建議相關當事人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問題,并同步做好關注疏導。同時,鎮綜治中心成立流動調解站,每周定期到一個村(社區)開展集中調解,化“上訪”為“下訪”,打通矛盾糾紛調解“最后一公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感謝政府幫我們要回了血汗錢,維護了我們的合法權益。”在上村的矛盾糾紛流動調解站現場,村民羅叔感激地說。
據介紹,2021年,一名黎姓老板雇傭上村村委會長嶺村40余名村民耕作,逾期兩個月未支付報酬,涉及金額9萬余元。今年7月村民向上村村委會反映,村委干部隨即對該起糾紛啟動“初調”,組織網格員、雙方代表、駐村律師等到場處理,但由于黎某一直以無力支付為由推搪,調解未能成功。經過兩次調解未果后,上村村委會向河唇鎮綜治中心上報該起糾紛。經綜治中心研判,對該起糾紛啟動“鎮本級調解”,由綜治中心牽頭,組織司法所、黨群綜合事務服務中心等相關部門組成流動調解站,到上村村委會進行調解。經過調解人員現場普法教育,黎某認識到拖欠村民工資的法律后果。針對黎某的實際經濟困難,調解人員提出分期付款方案。經雙方確認,最終同意以該方案實施,黎某現場支付一部分拖欠酬勞,村民代表滿意而歸。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河唇鎮打出“三級調解制+流動調解站”組合拳,合計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65宗,化解陳年積案2宗,化解成功率達97%,同比增加200%。
網格員每季度對轄區重點人員開展“電話家訪”。記者張鋒鋒 通訊員黎沛華 攝
匯集“三個幫”資源
做到矛盾糾紛應幫盡幫
“我兒子是精神障礙患者,現在有了政府和社區干部的幫助,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光。他們時不時打電話或到家里了解情況,連去醫院取藥需要辦的手續都替我做了。”9月3日晚,河唇社區的吳姨感激地對夜訪干部說。
今年以來,河唇鎮積極推行“三個幫”應幫盡幫工作模式,通過聯系政府職能部門、執法司法部門、鄉賢企業、慈善機構等相關社會、專業、救助力量,為矛盾糾紛當事人提供政策救助、救助援助、幫扶救助等。同時通過“警察媽媽”、市鎮單位和鎮村領導干部分別結對的方式,對全鎮145名留守兒童實現幫扶全覆蓋,定期開展入戶家訪、電話家訪等關愛行動。
另外,邀請公檢法司、駐村律師、心理專家、其他專業人員等專業力量參與矛盾糾紛化解以及定期開展咨詢活動,聯合心理咨詢師對矛盾糾紛當事人進行心理輔導。今年以來,廉江市公檢法司、駐村律師共60人次到河唇鎮開展法律咨詢活動,合計為220余名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今年以來,該鎮行業協會、五老人員、個人工作室等社會力量共160多人次參與調解,合計參與調解矛盾糾紛78宗,成功化解76宗,化解率達97.4%。下一步,河唇鎮將聚焦矛盾糾紛排查錄入規范化、流動調解站常態化、社會幫助專業化,通過實施“六三三”機制,全力推動矛盾糾紛化解“三有工作法”走深走實,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廉江作出河唇貢獻。
9月26日,廉江市召開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三有工作法”動員大會,全面鋪開基層矛盾化解“三有工作法”,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廉江,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