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學年里,我負責初二級的級務管理。某天,我例行巡堂時,偶然走進了6班的教室。汪老師,那位還帶著些許稚氣的年輕教師,正站在講臺邊,溫和地念著詞語,進行聽寫。然而,學生們的反應卻讓我心中一沉:有的在做數(shù)學題,有的對著紙片發(fā)呆,有的甚至趴在桌上熟睡。我無奈地嘆了口氣,快步離開了這個顯得有些尷尬的地方。
課后,我在走廊上遇到了迎面走來的汪老師。我習慣性地微笑,準備打個招呼。然而,在離她兩米遠的地方,她突然低下了頭。就這樣,我們默默地擦肩而過。我猜想,她可能是看到了我巡堂時的情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接連幾次的相遇都是這樣,我開始感到一種挫敗感。我不禁想:這位年輕的老師,她到底怎么了?她能勝任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嗎?
然而,國慶節(jié)后的班會課卻讓我對汪老師有了新的認識。那天,汪老師站在講臺上,和學生一起玩挑戰(zhàn)游戲“你問我答——贊美祖國的詩詞篇”,不斷跳出的問題緊扣歌頌祖國這個鮮明的月活動主題,“五十敵一”的懸殊扣人心弦,各個孩子都投入到緊張的答題活動中。
回到辦公室,我才知道,因為該班級的原班主任身體不適,所以學校決定讓汪老師接任班主任。看著她,我心想:她能管得住這群過度活躍的學生嗎?但轉念一想,每個優(yōu)秀的老師不都是在解決問題中成長起來的嗎?我決定多給她一點耐心,相信她的成長也需要時間。
下課后,我特意走過去,笑呵呵地稱贊她的班會課很有創(chuàng)意,問她是怎么想到的。她告訴我,歌頌祖國的方式有很多,而她是語文老師且喜歡詩詞,但由于學生似乎不太認可她,因此就想讓學生了解自己也是有實力的。至于為什么選擇用比賽的方式,是因為這個年級的孩子都愛贏,“五十敵一”正好能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進來,至于老師贏還是學生贏,能達到教育活動的目標就行。我認真地聽她分享完,然后微笑著說:“你真是個用心的老師,你的用心學生一定會看到。加油!”她聽了像第一次受表揚的學生一樣,不好意思地笑了。
從這次交談后,她再也不躲閃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fā)現(xiàn)汪老師正在逐步適應教學工作,她也在努力地做好班主任工作。雖然有時會顯得有些疲勞和無奈,但她始終在堅持著。每次巡堂結束,我都會特意走到她身邊告訴她,她帶的班級所取得的進步和亮點。每次聽到我的稱贊,她的臉上都會露出欣喜的笑容。
有一天,我正在批改作業(yè),突然聽到汪老師叫我,向我請教如何更好地管理班級。我鼓勵她從堅持自己的專業(yè)出發(fā),幫助學生學好語文,樹立自己的威信和學生的信心。她聽了我的建議,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手舞足蹈地描述著她的計劃和期待。那一刻,我發(fā)現(xiàn)她其實很有想法,也希望得到我的鼓勵和那句“相信自己!”
學期結束了,6班的語文成績考到了年級的中間水平,獲得了學校的進步獎。看著汪老師和學生們在領獎臺上歡笑的身影,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原來,老師的成長也需要鼓勵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