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嚴女士投訴稱其新能源車于晚上8點左右在某汽車品牌專用充電樁開始充電,第二天中午11點去取車時被收取超級充電和超時占用費共計583.68元,認為費用過高不合理,要求退還相應的超時占用費。
收到投訴后,湛江市消委會經向該汽車品牌相關負責人了解到,為了使所有其品牌車主都能擁有良好的體驗,公司通過收取超時占用費這一措施來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而關于收費標準,該司通過車載觸摸屏、微信小程序、官方網站等各種渠道予以公示,當車輛即將充電完成時、完成充電時,車主均會收到短信提醒通知。故該公司認為其收取超時占用費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明碼標價要求,不同意消費者的退費訴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超時占用費針對的是用戶在充電完成之后未及時駛離而是繼續將充電樁當作停車位占用的情形,是為了促使消費者充完電后能及時挪車,提高充電樁的利用率和消費者的用戶體驗。收取充電費和超時占用費是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是作為超時占用充電樁應支付的對價,實行的是市場調節價,不是行政事業性收費也不是行政罰款,價格的高低受市場供求關系和生產經營成本等因素影響。汽車企業在充電樁的收費告示、車載觸摸屏以及官網中已經告知了超時占用費及其收費標準,消費者對于超時占用費的產生以及標準收費是有充分認知的,故其要求退還費用的訴求難以支持。
湛江市消委會提醒各新能源汽車企業,充電服務開始前應明確告知消費者關于電費和超時占位費的相關信息,包括收費標準、計算方式等,要有明確的收費提醒和標識,以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
在此,也建議廣大新能源車主,在使用充電樁充電前,要仔細閱讀充電樁收費須知,充電完成后及時駛離,防止產生不必要的費用。如果遇到不合理的收費,在與商家協商無果后可通過12345平臺或向當地消委會進行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