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記者從市城綜局了解到,湛江市立體綠化9個示范項目建設已經基本完工,一道道綠化新景觀,不僅提升了城市“含綠量”,也為港城顏值“添彩”。(據1月6日《湛江日報》)
我市立體綠化示范工程項目圓滿收官,通過模塊式綠墻、花箱掛花、地面綠化等方式,新增綠化面積約5000平方米……增加了城市綠化空間,擴大了城市綠量,讓市民更多地接觸和感知綠意,更為“鮮美湛江”增綠添彩。
毋庸置疑,種“綠”增“綠”,這本是一件利國利民、功在千秋的好事。但往年的教訓告訴我們:種“綠”增“綠”,各地雖然下了不少功夫,但綠植成活率低的現象仍然存在。形成了“年年植,年年死;年年死,年年植”的怪象,浪費了人力物力財力,也帶來了社會的負面影響。究其原因,思想上有誤差。不少人思想上重“植”輕“管”,重“數量”輕“質量”;增“綠”后缺少后續的管護措施。
其實,與簡單的增“綠”相比,管護才是更高層次的“愛綠”,正所謂:“三分栽,七分管”,既要科學地增,依據土壤、氣候特點科學選種綠植;更要嚴格地管,實行包增綠、包成活、包管理的管理責任制,如此,才能起到增一片,活一片,綠一片的效果。
生態文明,人人有責。為“鮮美湛江”增綠添彩,每個湛江市民都是“戰斗隊員”。強化全體公民植綠、護綠、愛綠、守綠意識,堅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不踐蹋草坪、不采摘花草、不攀爬樹木,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并自覺與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全社會都來植綠、護綠,如此,何愁港城大地不越來越綠、越來越美?
草木植成,國之富也。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增綠”更“護綠”,港城大地一定會綠起來、美起來,“鮮美湛江”的名片將會更加閃閃發光。
湛江晚報、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