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農業植保、電力巡檢、地理測繪、物流運輸、環境監測……近年來,天空越來越“忙”,無人機在越來越多領域“大顯身手”。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無人機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高科技產物,而是廣泛應用于多個領域,甚至“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替人們“干苦力,擔風險”的得力助手。
低空經濟的加速起飛,催生了“無人機駕駛員”這個新興職業,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無人機“飛手”?!帮w手”儼然成為當前人才市場的“香餑餑”,他們的日常工作是怎樣的?成為一名合格“飛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這個新職業的發展前景如何?近日,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不同領域的“飛手”,聆聽他們講述背后的故事。
凌李達正操控無人機對轄區航道航標進行巡查。
智慧巡檢航道航標不留“死角”
“呼呼呼……”12月12日上午,一架灰黑色的輕型民用無人機在鑒江邊起飛。27歲小伙子凌李達正手持遙控器,操控無人機對轄區航道航標進行巡查。
凌李達是粵西航道事務中心湛江航道所航道工程技術員,輕巧的無人機在他的靈活操控下,變身“巡檢員”,全方位拍下航道的情況。
“無人機是我們的又一雙‘眼睛’!”凌李達說,有了這雙“眼睛”,能全面觀察航道航線走向、航標位置、水上礙航物位置、船舶密度流量,對于航道航標維護方面可近距離360度全方位進行檢查,不留“死角”。
航道航標巡查和航道測量是航道維護日常工作,傳統巡查和測量一般采用人工開船、開車及徒步的方式,對每段航道、每個航標、每個測量點進行人力巡查和采集數據,效率低。“無人機巡檢、無人機測繪(地形岸線測量)能耗低、速度快、安全性高,彌補了這些不足。”凌李達告訴記者,無人機巡查和測繪可留下圖片視頻資料,再經技術員后續處理成圖。以實測l平方公里地形為例,對比傳統測量,無人機測繪效率可提高10倍以上且漏測現象大大減少。
今年9月,超強臺風“摩羯”對海南文昌和廣東徐聞等地造成了嚴重災害,海安新港、徐聞港航道水深情況不明、部分航標失常,瓊州海峽運輸通道受阻。湛江航道所迅速出動無人機勘查巡檢,及時收集航道航標受損情況,為快速修復失常航標、恢復海安航道通航提供有力的保障?!耙郧芭_風后需要開船出??辈?,危險又耗時,現在無人機在短短—個小時內就能完成人工一天的工作量?!绷枥钸_說。
2023年成為無人機持證“飛手”的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湛江航標處航標管理員王推陳,對無人機為工作帶來的便利也有著深切的體會。
“湛江航標處航標設施分布海域廣、沿岸線長,部分航標設置在孤島、礁石區上,人工巡檢比較困難,部分航標所處水域海況惡劣,巡檢船舶作業受影響較大?,F在使用無人機巡檢,非常便捷?!蓖跬脐愓f,無人機對航標所在水域環境情況、航標外觀情況進行實時圖像回傳,并結合RTK定位等技術,對航標標位、涂色、結構、燈質實施“全面體檢”,確保航標標位準確、涂色鮮明、結構良好、燈質正常。
隨著沿海港口企業經濟發展,高質量航海保障服務需求越來越迫切。湛江航標處正積極探索無人機技術在航標巡檢、應急反應、災后恢復、航標設置勘查、航標碰撞事故調查等工作中的應用,持續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該處共有7名職工考取無人機駕駛員執照,每年組織職工開展無人機技能集訓提高無人機操作技能,提高效率,優化服務。
王推陳(右)利用對無人機,對沿岸線部分航標進行巡檢。
“空中哨兵”精準排查電力線路隱患
“咔嚓咔嚓……”12月13日上午,一臺無人機正在電力線路上方自動飛行拍攝。南方電網廣東湛江吳川供電局生產計劃部配網智能作業班技術員張國發和同事歐桓佐使用高精度定位無人機對10千伏紫荊線進行精細化巡視。
張國發是湛江供電局首批配電專業無人機“飛手”。他與同事歐桓佐到達需巡檢的區域附近,將預先規劃好的航線任務下發至無人機,無人機接收任務指令后自動飛行沿著電力線路進行巡視拍照。
“以前開展電力巡檢都是依靠人工巡視,巡檢人員要戴著望遠鏡沿著電力線路進行巡視?,F在有了無人機,我們只需坐在車里操控無人機飛向電力線路進行巡檢。”張國發說,“我們主要通過無人機檢查電力設備本體及周邊環境,看看是否有設備損傷或過高樹障、違章建筑等影響電力線路正常運行的情況,一旦發現就馬上通知相關人員處理。”
近年來,無人機巡檢逐漸在電力巡檢發揮著重要作用。無人機巡檢的優勢在于不受環境及地形限制,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相比傳統的人工巡檢方式,無人機能夠快速飛越電力線路及設備進行高空巡檢,輕松覆蓋人工難以到達的區域和視覺盲區,對電力設備進行360度全方位巡視。同時,無人機搭載不同的傳感設備還能近距離開展紅外測溫、X光探傷、紫外和局放等深度檢測。
“目前,一臺無人機可以覆蓋10公里范圍的電力巡檢,以前人工巡視需要一天才能巡完的線路,現在無人機巡視只需2小時,巡視效率及質量提高的同時也保障了設備及人身安全。”歐桓佐說。
不同的巡檢場景需要用到不同的無人機機型。張國發告訴記者,一般無人機巡檢場景有精細化巡視、通道巡視和噴火除障等。精細化巡視場景離拍攝設備3—5米,主要使用大疆御系列雙光無人機進行可見光+紅外測溫巡視;通道巡視場景無人機需在電力桿塔上方10米以上,主要使用大疆經緯系列無人機搭載激光雷達負載或使用可見光無人機進行電力通道走廊快速巡視。
從2016年接觸無人機,到現在成為無人機教員,張國發是湛江無人機電力巡檢發展歷程的見證者之一。目前,湛江供電局持有中國民航局(CAAC)無人機操控員執照達252人。相比其他行業,該局CAAC持證人員和機巡裝備均走在前列。
“未來,我們將全面開啟基于無人機機巢的輸變配聯合巡檢與基于多智能終端的協同巡檢模式,形成天上無人機+地上機器人和攝像機的‘天空地’一體化巡檢格局,打造電力無人化巡視場景,推動電力巡檢業務高質量發展?!闭拷╇娋稚a指揮中心智能作業及技術管理崗專責李宇峰說。
張國發操控無人機飛向電力線路進行巡檢。
復合型人才是“好飛手”
隨著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各領域對“飛手”的需求量增大。面對龐大的“飛手”就業缺口,眾多求職者紛紛涌入該新興行業,并掀起了一股“飛手”考證熱潮。
3年前畢業參加工作的凌李達,就趕上了“智慧航道”時代。在系統開展的航道巡查無人機應用職業技能大練兵活動中,他和單位其他4名同事一同參加無人機持證培訓,正式開啟了無人機“飛手”的職業生涯。
“煉成‘飛手’的過程中,總免不了遭遇‘炸機’?!绷枥钸_笑言,成為一名“飛手”不難,但成為“好手”卻不易。初學時要熟悉各類無人機的參數、性能、飛行技巧等,實際飛行時更會碰到很多突發情況,發生撞擊風險,更有可能經歷“炸機”。經過慢慢磨練,他的技術明顯提升,成為業內的“老飛手”。在2024年廣東省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中,他就以優異成績,斬獲第一名。
而就行業領域來說,取得“飛手”執照只是一個起步,是邁入低空經濟大門的“敲門磚”,復合型人才更受就業市場歡迎。以航道航標領域為例,無人機“飛手”不僅要懂如何飛無人機、處理突發情況,更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了解航道測繪、巡檢知識,只有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底發揮本領。
無人機飛手的就業前景是否如預想的那般廣闊?湛江市無人機應用產業協會理事長林棟認為,無人機就業范圍非常廣,各行業都能應用無人機,且在創新的方向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眼下,對“飛手”需求較大的有物流、行政執法等領域。
對于當前的“考證熱”,林棟指出,“飛手”還需學習各種技能才能具備良好的競爭力。“持有CAAC執照只是合法飛行的門檻,并不是能力的體現,等同于考取汽車駕駛證,只能作為可以合法開車上路的必備條件。這份職業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以及對各行業工作內容的理解,把飛行融合進各領域才是目前的需求,例如飛行+巡查、飛行+執法、飛行+抓捕、飛行+巡檢、飛行+測繪、飛行+物流等?!?/p>
比如說,許多行業都更為注重培養員工成為一名具有綜合能力素質的“飛手”。目前湛江持證的“飛手”接近800人,分布在供電、航道、航標、消防、檢察、媒體等領域。
對有志于從事無人機這行的群體,林棟建議,需做好沉淀下來的準備?!敖涷灢⒉皇且幌伦泳陀械模餍袠I的應用案例也要去積累,大量的案例才是‘飛手’技術的體現。”
張國發也深知,想要為專業飛手還需掌握更多進階技能,如無人機組裝調試、復雜工況姿態飛行、穿越飛行等。為此,他通過參加無人機競賽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在南方電網公司2024年無人機智能巡檢技能競賽中,他榮獲個人一等獎,成為了南方電網公司技術能手。
“現在很多‘飛手’”比較關注職業發展通道。”張國發表示,“其實,無人機‘飛手’也有相對應的職業技能等級。我們電網系統今年首次開通了無人機測繪操控員職業工種的技師和高級技師考核通道,未來對高技能‘飛手’的需求是不斷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