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辦公室、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聯合組織“錨定百千萬 四季看變化”媒體群眾調研行活動走進湛江經開區,實地觀察經開區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新進展和標志性點位變化。
美麗的兆慶村村貌一角。記者殷翊展 攝
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和旅游業
媒體團赴經開區東海島東南碼頭乘輪渡,先登上硇洲島,再乘車來到硇洲鎮宋皇村委會赤馬村。在村里的農漁產品展銷廳內,火龍果、燕窩果、蘋果粉蕉、綠豆、百香果、釋迦等當地特產琳瑯滿目,色香味俱全。
據悉,赤馬村緊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依托規劃先行優勢及豐富旅游資源,加大建設力度,獲得廣東省衛生村、湛江市特色文化村(試點)、湛江市宜居村莊、湛江市生態文明村等稱號。
該村通過打造生態示范火龍果園,推動火龍果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通過成立產業黨支部,擴大火龍果種植面積,改善種植方式,完善分揀、冷鏈、包裝產業鏈,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通過套種百香果的方式,將每畝年產值提高至2萬元。火龍果、香蕉、百香果等特色農業穩步發展,為赤馬村農業增效、村民增收奠定基礎,成為當地的“致富果”。赤馬村還依托當地的宋園、歷史古建筑、宋皇井等豐富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游,促進一三產業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科學有效、群眾受益的產業振興道路。
將紅色文化融入建設中
接著,媒體團來到島上著名的標志性建筑——硇洲燈塔,看到現場有很多游客慕名前來觀光游覽和拍照打卡。硇洲燈塔是硇洲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堅守”“奉獻”的“燈塔精神”也深深刻進了硇洲人的骨子里。燈塔已成為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助力加快推進海洋產業。
媒體團走進南港村委會兆慶村,該村將紅色文化全面融入美麗鄉村風貌提升和綠化美化亮化建設中,相繼建起了“飲水思源”水井、娘子軍故事角、娘子軍民兵連展示室等,打造“紅色+農業”特色文旅品牌。
據介紹,下一步,湛江經開區將精心組織謀劃,匯聚要素保障,確保全區“百千萬工程”三年工作成效顯現。包括要加大力度抓好產業發展,構建“一體兩翼,二產牽頭,一三為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聚焦促進風貌提升,加速建設美麗圩鎮,鞏固提升第一批5個典型村,加快第二批7個典型村項目開工建設,并提前規劃第三批典型村。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