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給小孫子講啟蒙故事

2025-02-16 15:46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陸 悅

小孫子從兩歲開始,就喜歡聽媽媽、奶奶給他講小人書里的故事,并不時模仿、比劃書中的繪畫動作,有模有樣的,令人看罷開心不已。

一天,他的媽媽、奶奶有事外出,小家伙便纏著我給他講故事。我思忖一下,對他而言,人生才剛起步,很多事情在朦朧初開的腦海里仍是一張白紙,除了要逐步引導他認識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事物外,更重要的是,要給他上好人生的第一課,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出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農村,常為餓肚子發愁。盡管現在已不缺一日三餐,但勤儉節約仍是我生活的主旋律。除身體力行外,我還要求家人要珍惜糧食,特別是餐桌上的食物,必須“光盤”。若實在吃不完,寧作隔夜菜,也不浪費。

思來想去,我驟然想起讀小學時語文課本里的一篇課文——《十粒谷米的故事》,說的是新中國成立前,一位貧困農戶帶著兒子狗娃去向地主交租的事情。交完租后,袋子里的谷米已一粒不剩。這時,饑腸轆轆的狗娃,看到地主家門前堆積如山的谷米,便偷偷走過去裝了一碗,想不到被地主發現后,頓時被打得奄奄一息。當農戶踉蹌地抱著兒子回到家里時,已斷氣的狗娃,手指縫里仍緊緊夾著10粒谷米……

盡管幾十年過去了,這個悲慘的故事依然讓我記憶猶新,深知舊社會生活的艱難,并時時警醒自己,要格外珍惜糧食,就是在生活富裕的今天,除了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富國強民的政策外,也要知道一粥一飯來之不易,更沒有大手大腳、鋪張浪費的理由,務必要有憂患意識。只有勿忘過去的苦,才能懂得今天生活的甜。因此,我覺得給小孫子講這個故事,作為啟蒙教育,既合適也必要,企盼能在他幼小的心靈里種下祖祖輩輩勤儉持家的種子。

隨后的日子里,我還給小孫子講述自己小時候拾稻穗的故事。過去從小學到高中,每逢夏收、秋收兩季,學校都會放一個星期農忙假,讓學生們回來參加生產隊的水稻收割。一次,我在拾稻穗時,不小心將一串稻穗踩于腳下,被時任生產隊長的五伯父看到。于是,他用手把深陷泥土里的稻穗挖出來,并告訴我,這些糧食是大家用汗水種出來的,一粒也不要遺棄。那時,鄉親們一日兩餐照鏡子(喝稀粥),每一粒糧食都顯得十分珍貴。盡管五伯父早已離開人世,但他的教誨卻一直留存在我的心中,并時刻警醒、約束我的行為。

現在小孫子3歲半了,已懂得很多事情,正在健康成長。他從幼兒園回來,總喜歡笑呵呵地把每天做的事情說給爺爺奶奶聽。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在家里吃晚飯時,大都會把飯碗里的米飯吃得精光,偶爾有飯粒掉落餐桌上,也會自覺地撿起來吃掉。這或許與我給他講的啟蒙故事有關。

但愿,珍惜糧食、勤儉節約的美德能代代相傳。


編輯:岑川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專題】聚焦2025年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湛江實驗站:科技賦能,讓鄉村振興向“新”提“質”
  • 新年“薪”機遇!“南粵春暖”湛江招聘會舉辦,穩就業促發展!
  • 廉江繪就鄉村新畫卷
  • 遂溪法院聯合多部門開展毒品預防教育宣傳活動
  • 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在哈爾濱圓滿閉幕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