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霞山區愛國街道洪屋社區創新路21號,一排承載著船廠職工記憶的老舊平房,在歲月的侵蝕下逐漸成為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心病”。如今經過多方協同努力,這片危房已得到妥善修繕。
這排平房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歷經四十余載風雨洗禮,房屋結構嚴重受損,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掛點單位市、區紀委得知情況后,與愛國街道辦組建聯合工作組,深入開展“一線問需”行動。通過數十次入戶走訪及多輪居民議事協商會,廣泛收集群眾訴求,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最終敲定科學合理的屋頂改造方案。
改造工程啟動后,街道辦、社區工作人員與掛點單位干部組成質量監督小組,全程跟進施工進度與質量,確保改造工程高標準、高質量完成。
船廠宿舍危房改造前后對比圖
此次危房改造不僅是對房屋的修繕,更是對居民幸福生活的守護。
從“憂居”到“優居”,船廠宿舍的蝶變是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縮影,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民生實事落地見效的生動實踐。愛國街道黨工委負責人表示,愛國街道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模式,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用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民生答卷,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