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臺風“韋帕”影響,雷州市遭遇持續強降雨襲擊,唐家鎮、企水鎮等多地出現嚴重內澇。7月21日,記者冒雨驅車,深入災情一線,了解受災情況以及當地群眾轉移情況。
中午,記者一行沿沈海高速緊急奔赴雷州市唐家鎮。高速路兩旁,昔日阡陌縱橫的水田和低洼地帶,此刻已化作一片“汪洋”。剛下高速轉入通往鄉鎮的道路,情況更為嚴峻——鄉間小路幾乎完全被淹沒在水中,采訪車艱難前行。
采訪車在泥水中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
記者首先抵達唐家鎮北溪灶村,進村的硬底化道路兩側,農田早已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渾濁翻滾的洪水。水位不斷上漲,部分路段已漫過路面。
唐家鎮北溪灶村,道路兩側農田已不見蹤影。
據現場指揮的村干部介紹,當天凌晨四點多,20余名干部便已頂著風雨冒險進村。他們挨家挨戶敲門、動員,在洪水形成更大威脅前,成功將村中70多名群眾安全轉移到了鎮區和村委會辦公樓等安全地帶妥善安置。
村干部前往北溪灶村挨家挨戶敲門,確保所有村民均已轉移。
隨后,記者輾轉來到唐家鎮土畝村黨群服務中心。這座在風雨中矗立的小樓,此刻成了受災群眾溫暖的“避風港”。在二樓的會議室里,80歲的卓明仁老人剛剛吃完工作人員送來的熱騰騰的盒飯,正和一同被轉移來的老鄉們圍坐在一起,拉著家常,顯得十分安穩。老人回憶說,今天早上7點多,他和老伴,連同村里的其他16位鄉親被干部轉移到此。“感謝政府及時轉移群眾,讓我們安全轉移,還有地方歇腳,有一口熱飯吃。”卓明仁老人樸實的言語里充滿了感激。
唐家鎮土畝村黨群服務中心成了受災群眾的“避風港”。
唐家鎮干部莫增海身上的雨衣還在不斷往下滴水,“在洪澇來臨之前,黨員干部必須安全轉移全部群眾。”他告訴記者,當天凌晨五六點鐘,他和其他干部進村巡查,安全轉移了40多名群眾進入鎮區和村委會安頓。
莫增海向記者說明,北溪灶村位于田西水庫下游,雨勢不減,雨量增大,導致水田被淹成澤國。在服務中心稍作休整后,他和其他同事決定再次進村巡查。記者跟隨莫增海等干部的巡查車輛,再次前往北溪灶村。干部們挨家挨戶敲門,確保屋內無人、所有村民均已轉移。
隨后,記者繼續驅車前往同樣受災的企水鎮。臨近企水鎮鴻達加油站的一段長達100多米、寬約6米的道路完全被黃濁的積水淹沒,目測水深約40厘米。對于行人和電動車而言,這段路則成了難以逾越的天塹。記者下車探查原因,發現積水主要來源于附近因暴雨暴漲漫溢的池塘。進入企水鎮的主干道后,沿途隨處可見洪水退去后留下的黃泥水漬,低洼處仍有較深的積水。
企水鎮一段長達100多米的道路完全被積水淹沒。
記者抵達企水港,發現整個港口籠罩在一片迷蒙的水霧之中,能見度很低。往日繁忙的漁港此刻顯得格外寂靜,大小漁船井然有序地停泊在港內避風。
截至傍晚19點,各地雨勢有所減小,水位正在緩慢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