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市交出亮眼的經濟運行“成績單”: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811.26億元,同比增長5.1%,增速高于全省0.9個百分點,是2022年以來的最高增速。這是記者從7月24日召開的全市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會暨市委財經委會議上獲悉的。
俯瞰廣湛園(湛江奮勇高新區),目前園區初步形成醫藥食品、鋼鐵配套、新材料三大主要產業。記者張鋒鋒 攝
今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經濟形勢,我市錨定“四個抓”主攻方向和打造“六個湛江”目標任務,把抓經濟、產業湛江放在首位,推動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主要經濟指標基本達到甚至超過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貨物進出口總額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4項指標明顯好于預期。特別是二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2%,展現出明顯的經濟向好態勢。
中科煉化成品油碼頭。記者劉冀城 通訊員林江海 攝
工業經濟提速發展
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增速高于全省6.2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10.7個百分點,是2022年以來最高增速。
市工信局等單位積極作為、靠前服務,聚焦鏈主企業深入開展“親商助企”活動,促進惠企助企政策直達快享,及時協調解決資金、市場、原料等問題,全力支持企業增資擴產,推動二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9%。
重點企業增加值快速增長15.2%。上半年,30家重點工業企業合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其中,中科煉化公司今年生產顯著提升,原油加工量增長33.5%;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油氣當量增長11.2%;寶鋼湛江鋼鐵公司保持穩定生產,鋼材產量增長5.3%。
此外,全市工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快速增長11.6%。工業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5個百分點,工業經濟發展趨勢持續向好。雷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6%,增速全市最快。
冷軋精品鋼卷。記者歐陽澤 攝
有效投資持續擴大
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5%,下降幅度較全省低5.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27%。其中,防洪除澇設施管理投資、水上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149.6%、57.8%。
工業投資占比達53.7%,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鋼鐵冶煉及加工業投資增長417.4%;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37.0%,占工業投資比重11.5%,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8.7%。
去年10月以來,我市連續舉辦省民企、省屬國企、廣州市屬國企、石油化工跨國企業、央企、銀行機構投資推介活動,共達成協議投資額2075.5億元。
為抓好項目建設,我市建立市領導掛點聯系重點項目制度,實行清單制管理調度,取得良好實效。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液體散貨碼頭通過對外開放驗收,廣湛高鐵靜態驗收啟動,合湛高鐵廣東段全面開工。
上半年全市新開工入庫項目229個、完成投資128.6億元,47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5.76億元。完成投資超億元以上項目69個、完成投資超3億元以上項目20個、完成投資超10億元以上項目6個。
赤坎老街游人如織。記者張鋒鋒 攝
消費活力不斷釋放
上半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327.56億元,同比增長5.3%,增速高于全省1.3個百分點。出口市場保持穩定,主要進口商品增長勢頭好。進口總額236.58億元,增長8.5%。
消費方面,上半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63.19億元,同比增長4.3%,增速高于全省0.8個百分點,比一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
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4.7%,鄉村市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9%。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增長4.7%,餐飲收入增長1.4%。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中,家具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信器材類、日用品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和糧油食品類分別增長812.7%、491.8%、352.8%、351.7%、78.5%、40.6%、27.7%和16.8%。
霞山區創新“線上線下聯動”的營銷新模式,推動京東五星湛江公司在線下商場開業,成功拉動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5.11%的高速增長。
全市文旅消費快速發展,1月至6月預計接待游客人次、實現旅游收入分別增長22.5%、23.5%。
此外,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3.35萬戶,同比增長7.81%,市場主體保持活力。
客商洽談。記者歐陽澤 攝
民生福祉持續提升
上半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6.84億元,同比增長6.6%,增速高于全省4.1個百分點。民生類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八成以上,同比增長20.4%。
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69萬人;重要民生產品價格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擴大0.2個百分點。
居民收入方面,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65元,同比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99元,名義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35元,名義增長6.0%。
2025廉江家電春季(廣州)博覽會。記者歐陽澤 攝
力爭下半年穩中更進
經濟增速與全國相比還有差距、部分指標與年初預期目標相比仍有增長空間、經濟運行的困難挑戰仍然存在……下半年是湛江穩定經濟增長、推動預期向好的關鍵時期。在經濟形勢分析交流中,有關市直部門和縣(市、區)針對下半年工作提出了思路和建議。
抓項目、擴投資。把項目推進作為穩投資的關鍵支撐,采取超常規舉措,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堅持掛圖作戰、倒排工期,加強“三張清單”定期調度,協調解決突出問題,重點要加快推進巴斯夫(廣東)一體化項目、廉江核電項目一期工程、南寧至湛江高速公路廣東段工程、雷州半島灌區工程等項目建設,確保項目順利實施。聚焦“四綠一藍”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積極搶占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新賽道,爭取更多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促消費、擴內需。大力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用好國家第二階段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結合節慶開展促消費活動,加快提振汽車、智能家電、家具家裝等大宗消費。抓好暑期、中秋、國慶等節假日時機,大力開展文旅消費活動,讓“文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建立健全重點商貿企業服務制度,鼓勵在庫企業優化網點布局、拓展經營區域、開展連鎖經營,培育挖掘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行業新達限企業,筑牢消費市場穩增長基礎。
湛江港集裝箱碼頭。記者張鋒鋒 攝
穩外貿、穩外資。深化“政關企”穩外貿工作機制,支持企業參加首屆廣東優品展覽會、“粵貿全球”系列展會,持續拓展多元國際市場、穩定外貿訂單。用好西部陸海新通道“陸海優品”公共服務平臺,精心篩選本地標志性產品入駐,推動我市更多優質商品“走出去”。依托巴斯夫等外資項目強化“以商引商”,吸引更多外資企業將生產制造環節、新產品線轉移到湛江,促進外資保穩做優。
強農業、興縣域。抓實抓好縣域產業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鎮村風貌提升、集成式改革創新、動員社會力量“五大行動”。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強化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種業經濟,發展規模化養殖,加快培育規模經營主體,聚力將金鯧魚、絲苗米、湛江雞等特色產品發展成為優勢產業。實施“湛品”品牌建設行動,推進“12221”市場體系建設,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防風險、保安全。全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加強稅收收入征管,嚴守不發生新增隱性債務風險的底線。及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加大對“白名單”房地產企業的支持力度,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三大工程”,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深入實施“民生十大工程”,突出抓好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不斷加大教育、醫療、養老等資源供給,穩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全力抓好安全生產各項工作,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