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之濱,一座城市正以“一條魚”攪動全球水產市場。廣東茂名,這個從石油工業重鎮破繭羽化而成的農業強市,用半個多世紀的堅守與創新,將羅非魚從魚塘送上世界餐桌,全產業鏈產值突破百億元,現被譽為“中國羅非魚之都”。9月18日,記者在茂名走進工廠、企業,探訪養殖戶,探尋這條魚如何躍出產業新高度。
種業筑基——全球最大生產基地的硬核支撐
茂名羅非魚養殖面積超26萬畝,年產量達28萬噸,全國每7條羅非魚就有1條產自這里,是我國最大的羅非魚養殖優勢區域和全球最大生產基地。茂名羅非魚的產業根基,始于對種業“芯片”的精準把控。
在廣東寶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魚苗培育孵化池內,密密麻麻的小魚苗在水中歡快游動。“我們深耕羅非魚育種育苗20年,已成為全球最大羅非魚苗生產供應商和種子基因庫,在廣東、海南建了5個科研生產基地。我們通過基因篩選技術使魚苗抗病性提升30%、生長周期縮短15%。”該公司總經理蔡興奇介紹,2024年11月29日,寶路現代水產種業(茂名)產業園正式入駐茂名,規劃占地860畝,打造全球最大羅非魚標苗基地。
截至目前,茂名已建成羅非魚種質資源庫,擁有國家級良種場1家、省級良種場1家,上規模種苗場超20家,年產優質羅非魚苗約19.8億尾,形成了“國家級+省級+規模化”三級育種體系。
在茂名,高質量發展理念貫穿養殖全流程。通過實施水產綠色健康養殖技術推廣“五大行動”,茂名創建了44個省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實現省級水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100%。
茂名市羅非魚協會會長陳綺表示,通過綠色健康養殖,脆肉羅非魚、吊水羅非魚等高端產品占比從2023年的5%提升至現在的12%,價格達到普通羅非魚的1.5-10倍,顯著提升養殖效益。在茂名高州市,“吊水”羅非魚經過三道生態池換養,通過長流水瘦身、健體、除異味等工序,最終將普通羅非魚改造為無泥味、肉質彈、口感佳的高端產品,成為市場的搶手貨。
從種苗到養殖的全鏈條科技賦能,不僅夯實了產業基礎,更推動茂名羅非魚從“數量優勢”向“質量優勢”跨越。
加工賦能——全產業鏈價值提升的創新實踐
溯源茂名羅非魚產業發展歷程,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末。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積累,茂名已構建起涵蓋種苗繁育、養殖生產、產品加工、對外貿易、休閑旅游的全產業鏈體系。其中,產品加工經過數十年發展,從初加工到深加工,從粗放到精細,成為提升羅非魚身價的重要一環。

走進廣東環球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現代化生產線正高效運轉,工人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熟練地將羅非魚進行清洗、去鱗、去骨、切片等一系列加工工序。
“我們公司的羅非魚加工產品有魚排、魚片、烤魚等,主要出口銷往歐美,覆蓋4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我們還新推出了一款無抗橄欖油魚排高端產品,是無抗生素殘留的,非常受歡迎。”該公司市場部經理曾敏告訴記者,作為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已形成覆蓋養殖、預制菜研發加工、冷鏈物流及進出口貿易的全產業鏈布局。
茂名羅非魚加工產業的崛起,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和持續的技術創新。據了解,茂名市共有羅非魚加工型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8家(出口企業16家),其中國家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能力合計近48萬噸,加工產值占總產值比重達55%。歐帝瑪、百維生物科技等企業通過精深加工,將魚皮、魚鱗等下腳料轉化為魚皮蛋白、明膠、蛋白肽等高附加值產品,使羅非魚加工產業鏈延伸至生物制品領域。
此外,茂名創新推出水煮魚、烤魚、鹽漬魚片、紙包魚、魚包子、魚餃子、魚丸、魚餅等系列產品,成為內銷市場新亮點。
品牌突圍——從區域標識到全球影響力的躍升之路
憑借“中國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榮譽,“茂名羅非魚”區域公共品牌位列“2023中國區域農業產業品牌影響力指數TOP100”第17位,入選“中華好年魚”十大區域公用品牌,成為鄉村振興的鮮活樣本。
品牌影響力的提升,源于精準的市場戰略與文化賦能。為應對美國掀起的關稅風暴,茂名積極開拓國內市場,組織企業前往北京、合肥、重慶、杭州、鄭州、成都、福州、廣州等地參展推介,將羅非魚包子、餃子等新品推向全國。

廣東環球水產食品有限公司通過線上線下,主動對接國內銷售商,針對不同省份市場定制產品,搶占國內市場,目前內銷占比已超35%,2026年有望提升至50%,開創羅非魚加工產品扎根國內市場的新模式。
茂名羅非魚年出口量超10萬噸,出口總值超24億元,以美國市場為主。今年4月份以來,茂名多家羅非魚出口企業成立外銷宣傳策劃部門,開拓國外新市場,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非洲出口量同比上升20%。
在“2025年茂名美景美食推介會”上,老撾、土耳其、卡塔爾、阿根廷、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日本等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領導品鑒茂名羅非魚美食,進一步提升了茂名羅非魚品牌的國際知名度。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茂名羅非魚一產產量達14.48萬噸,同比增長7.12%,出口量4.9萬噸,同比增長28.7%,出口總值增幅超20%,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
如今,茂名正以廣東省委農辦和省委宣傳部聯合推出的《“媒體+”賦能“百千萬工程”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行動方案》和《茂名市羅非魚產業提升行動方案(2022—2025年)》《茂名市羅非魚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為指引,推進種業創新、綠色養殖、加工升級、品牌推廣四大工程。這條躍動在南海之濱的羅非魚,正用實打實的產業成果鋪就一條從魚塘到市場、從傳統到現代的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