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隨著“樺加沙”的逼近,湛江經開區(qū)硇洲鎮(zhèn)風雨交加,海浪翻滾。安置點星彩酒店內,硇洲鎮(zhèn)的工作人員在各個房間來回為群眾運送物資,群眾正聊著家常,屋內一片祥和,與外面的狂風大雨形成鮮明對比。

硇洲島四面環(huán)海,各個村(居)委會都有群眾住在低洼地帶或老舊房屋。在湛江經開區(qū)三防指揮部的指導下,9月22日起,硇洲鎮(zhèn)村干部、黨員志愿者全部下沉一線,對低洼易澇區(qū)、老舊房、瓦房等隱患點開展“拉網式”排查;對孤寡老人、困難群眾逐戶逐人對接,明確轉移路線和安置點位,做到“應轉盡轉、不漏一人”。
轉移群眾刻不容緩,每多耽擱一分鐘,就多一分風險。鎮(zhèn)干部與志愿者組成的轉移小組挨家挨戶敲門,手中的擴音喇叭不斷重復著避險提醒。從協助老人收拾隨身物品,到攙扶行動不便的群眾,再到清點人數確保無遺漏,工作人員的每一個動作都迅速而細致。

南角尾村99歲的王阿婆年紀大、行動不便。大家合力,先是輪椅推,再背到小車上,到她兒媳婦家樓下后,工作人員又將老人背上樓,直到老人安穩(wěn)住下,才放心離開。馬白村的豆阿伯雙腿殘疾,子女在外面生活,家里還有98歲的老母親。為了讓豆阿伯和母親安全轉移,鎮(zhèn)干部聯系硇洲衛(wèi)生院,派出救護車、醫(yī)護人員到現場,將阿伯和母親安置到衛(wèi)生院。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即使汗水浸濕了衣服,大家都毫無怨言,只想快點,再快一點,將群眾轉移到安全地方。
23日還陽光燦爛,絲毫沒有臺風來臨前的風雨交加,許多群眾覺得壓根不需要轉移?!袄畎⑵?,臺風要來了,您這老房子不安全,我們幫您搬去安置點!”面對部分心存僥幸、不愿轉移的群眾,工作人員反復上門溝通,結合臺風路徑、風力強度等專業(yè)信息,擺事實、講風險,最終贏得了群眾的理解與配合。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93名處于安全隱患區(qū)域的群眾全部被順利轉移至臨時安置點。鎮(zhèn)干部提前購買了餅干、牛奶、方便面、礦泉水等生活物資,配送至各村(社區(qū))及臨時安置點,應急避難場所同步配備常用藥械。硇洲鎮(zhèn)黨員干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為轄區(qū)群眾的生命安全撐起一片晴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