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天不亮就得打掃雞糞,現在院里種花種菜,日子過得像畫一樣。”11月3日清晨,在湛江市麻章鎮篤豪村的集中養殖區,村民楊康興一邊投喂雞群,一邊向記者講述村里的變化。從“雞鴨滿院跑”到“花香引蝶來”,從“污水橫流”到“庭院休閑”,篤豪村通過一場轟轟烈烈的“雞舍革命”,拆除100余座私人搭建的老舊雞舍,破解了農村散養污染難題,走出了一條環境治理與鄉風文明互促共進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四步工作法”破解散養頑疾
農村散養家禽,是困擾多地環境衛生治理的“老大難”問題,篤豪村卻憑借“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的治理模式,以“四步工作法”順利破題。
宣傳勸導打頭陣,掛點單位、掛點干部與村委組成工作隊,逐戶上門講解圈養益處,劃定養殖區域,耐心消除村民“拆雞舍影響收入”的顧慮;設施保障強支撐,村里打造兩處制式集中雞舍,統一采購透明網狀圍欄免費發放,既保證美觀實用,又避免“一刀切”式整治引發不滿;示范帶動促轉變,黨員干部率先拆除自家雞舍,打造首批“樣板庭院”,用實際行動為村民作表率;長效機制固成果,建立“滾動屏”評比制度,計劃在菜市場設置大屏幕播報臟亂差農戶,同時將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
“家禽別墅”構建綠色循環
走進篤豪村環村路東側的現代化養殖區,數十棟銀白色雞舍掩映在茂盛樹林間,如一座座“家禽別墅”。這里不僅實現了家禽居住環境的升級,更構建起“養殖-肥料-種植”的綠色循環體系。
村里推行“以地入股”模式,村民可將私人老舊雞舍置換為養殖區的現代化雞舍,拆除老舊設施的散養農戶,還能優先認領現代化欄位,完成從傳統人畜混居養殖到人畜分離整潔化養殖的華麗轉身。這種模式既解決了散戶養殖污染問題,又保障了農戶收益。
同時,養殖區產生的糞便經科學處理后,轉化為優質有機肥料,直接供應周邊農田,既消除了養殖污染,又減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結構,讓綠色發展理念在村里落地生根。
“環境紅利”激活鄉村新業態
隨著人居環境實現美麗改變,篤豪村的“生態資本”正加速轉化為“發展資本”,多元化鄉村新業態蓬勃興起。
民宿經濟悄然起步,依托潔凈優美的環境,村民將閑置房屋改造為“零污染民宿”,這些民宿秉持環保理念,與周邊生態融為一體,為城市游客提供親近田園的好去處,也為村民開辟了穩定增收新渠道;研學經濟落戶村頭,在區級部門賦能下,集中養殖區變身青少年農創基地實踐課堂,孩子們在這里體驗農耕文化、學習生態知識,為村莊帶來朝氣與消費力,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庭院經濟遍地開花,村民把廢棄舊雞舍、角落空間改造成“網紅微花園”和實用工具房,這些小巧精致的角落不僅提升庭院“顏值”,更成為游客打卡點,讓“方寸之地”也能創造收益。
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篤豪村的“雞舍革命”不僅改變了村莊的環境面貌,更重塑了鄉村生產生活方式。如今的篤豪村,正以“一院一景”的嶄新姿態,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為更多農村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生態文明建設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