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心人民醫院,首先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這是給人民建的醫院,要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把黨的十九大“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精神真正落到實處。10月30日,湛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姜建軍率隊到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新院調研,作出上述的強調和指示。
????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新院建成使用,是湛江全面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又一重大成果,為人民群眾醫療服務帶來了福音。據了解,新院總占地面積216畝,首期建設2000張床位,有功能完善的門診樓和住院大樓,有百級標準的凈化層流手術室,創下“廣東省最大單體醫療建筑”記錄,顯著改善百姓看病就醫的環境,全面提升健康服務能力,為打造健康湛江、建設北部灣醫療衛生中心進一步夯實了基礎。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強調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湛江是人口大市,近幾年醫療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但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強大需求與醫療衛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很突出,存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偏弱,衛生人才短缺等短板。湛江市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立足新方位,結合湛江醫療衛生現狀和特色,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戰略,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加快建設衛生強市,打造健康湛江。
????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維護和增進人民健康為宗旨,繼續完善湛江市探索的政府主導、商業保險機構承辦的大病保險模式,推動基本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全民醫保制度全面建立。進一步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增強人民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就醫舒適度。
????著力打造醫療高地。以湛江中心人民醫院新院落成啟用為契機,盤活整個城區醫療衛生機構發展,把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湛江中心人民醫院建成省級高水平醫院,建成北部灣地區現代化龍頭醫院。抓好重點學科能力建設,以醫療機構為主體,借助廣東醫科大學人才優勢、科研成果,下大力氣補齊學科建設短板。加強醫院信息化服務建設,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這是解決基層首診問題的關鍵,把基層首診問題解決了,城市大醫院人滿為患,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就會有效緩解。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原則,著力構建與基層群眾健康需求相適應、與健康湛江目標相銜接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健康水平。既要集中解決基層醫療衛生業務用房建設、基本醫療設備配備等硬件問題,更要解決人才隊伍建設、規范運行管理等軟件問題,不斷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條件,不斷優化服務環境,不斷健全運行機制,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使基層群眾獲得更安全、更有效、更方便和更滿意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加快中醫藥事業發展。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屠呦呦在發表演講時,引用毛主席的話“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 我市中醫藥工作經過幾十年發展,具備了深厚的根基,是全省唯一一個具有2間三甲中醫醫院的地級市。要加快推進市第一中醫醫院、市第二中醫醫院擴容提質步伐,加強基層中醫醫療機構建設,實現“縣有中醫院,鎮有中醫館”的目標。充分運用國家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的優勢,辦好湛江中醫學校,大力推行中醫師承教育,有梯次地打造基層中醫、中醫骨干、省級名中醫、國家名中醫,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加強醫產學研合作,不斷提升湛江中醫藥基礎研究、新藥研發、成果轉化的能力。
????大力發展特色優勢健康產業。充分利用湛江良好的生態和氣候優勢,多樣性的生物資源,豐富的本地文化,因地制宜打造醫療、養生、健生、旅游、飲食等大健康全產業鏈,把健康產業培育成湛江的重要產業。特別是要針對健康基礎設施缺乏的實際問題,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布局和市場需求,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建設適度的醫療、體育健身、健康環境等基礎設施,為大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建設衛生強市,打造健康湛江,時間緊,任務重,要把措施落得更準更實,把步子邁得更快更穩,全民動員,人人參與,實現健康湛江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