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route(高速公路)、route de dégagement(疏導高速公路)……”晚飯過后,中交資管玉湛高速收費稽核部辦公室里傳來輕輕的朗讀法語聲音——每天學習一段時間法語,是數據員牛卓雅的必修課。去年,她和男朋友李冠海從非洲回國后就加入到中交資管玉湛高速公路運營團隊。由于擅長法語,這對情侶被同事們笑著稱為“法語大使”。

????3月18日,記者從中交資管玉湛高速公路運營團隊了解到:說起這對情侶的故事,時間還要追溯到2016年。那時,畢業于廣西財經大學國際會計專業的李冠海應聘到一家從事原木出口的公司,公司位于非洲的剛果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黑角市。一年后,畢業于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法語專業的牛卓雅也來到那里。聽聞有新同事到來,細心的李冠海不聲不響地將牛卓雅的宿舍打掃得干干凈凈。從其他同事口中聽聞此事的牛卓雅,對這位細心、憨厚的大男孩產生了好感。異國他鄉的生活單調乏味,養貓的共同愛好又讓這兩位年輕人走得更近。隨著時間流逝,二人水到渠成般的從同事變為情侶。
????由于工作性質原因,牛卓雅經常要與當地銀行、稅務局等單位打交道,加之周圍濃厚的語言氛圍,她在中國國內半生不熟的法語也慢慢變得“溜”起來。“在國內和國外學習語言是兩個概念,國內基本是‘啞巴外語’,缺少交流和實踐的機會。剛到國外時,我也是聽不懂,因為本地人的法語有口音,而且說得很快,只能慢慢聽,甚至記在紙上,然后再弄明白意思。”后來,隨著用得、練得多了,他們已經能熟練地用法語與外國人交流。
????2020年前后,二人結束上個合同后,相繼回國加入玉湛高速運營團隊。
????對于學習法語,牛卓雅認為最重要的是興趣。“法語入門比較難,如果沒有興趣,大概率會被勸退。”兩人日前在玉湛高速組織了首期“法語沙龍”活動,牛卓雅結合法國的歷史、文化以及風土人情等對法語進行簡單的介紹,隨后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法語的音標的發音以及一些日常用語。活動現場氣氛歡樂,互動滿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的目的就是首先培養大家的學習興趣。”這對情侶說道。
????興趣之外,還有勤奮。離開非洲后,牛卓雅極少有使用法語的機會。“語言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一旦脫離了那個語境,很容易就回到起點。”為此,她強迫自己每天都要抽出時間來學習。飯后聽一下日常對話,朗讀一下單詞,或者看一些法語電影,這是她保持語言狀態的小竅門。同時,她還有意識的增加了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知識的學習。“機會從來只垂青有準備的人。”牛卓雅說,現在她在學習中尤為關注高速公路方面的專有詞匯,不斷擴大詞匯量。
????對于未來,這對情侶有著清晰的規劃,“當下就是要不斷地提升和充實自己,一旦國家、集團和資管有需要,我們將義無反顧去完成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