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鄉賢回鄉創新種植帶動農民致富

良垌二千畝稻田翻金浪

2021-07-14 09:48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文/圖 記者賴寒霜 通訊員張思燕

近日,廉江市良垌鎮新圩村平坦的白泥埇垌里一片金黃,廉江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的2千多畝早造水稻迎來豐收,四臺水稻收割機馬力全開,在金燦燦的稻田中來回穿梭,趁著晴好天氣農民開始收割“喜悅”。

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

現代技術耕種 早造水稻迎豐收

放眼望去,大片金黃的稻浪在鄉間蔓延,一望無際,收割機將稻谷不斷“吞噬”腹中,留下一排排整齊的稻茬。

在收割機的后端,稻谷從卸糧口源源不斷地流入貨車車廂,村民們一車接一車把稻谷拉走。田間地頭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豐收的喜悅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

當天,豐收的稻田還迎來了廉江農業專家組對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務進行項目驗收。“稻谷顆粒飽滿,產量高,托管服務好。”專家組成員對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務給予了高度評價。

雖然近期的大風天氣造成一部分稻穗倒伏,但不影響收成,“我們已給水稻買上了保險,并且倒伏是豐收的好兆頭,果實飽滿,分量沉重才會倒。”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陳志鋒社長手捧稻谷,開心自豪。通過旱播的方式,首次早造水稻畝產將近千斤,讓陳志鋒喜出望外。再過十多天,合作社2500畝的稻田將收割完成,預計能收割260萬斤稻谷。

在過去,眼前的千畝稻田因為無水灌溉、勞動力低下、蟲害鼠害等原因長期丟荒,成片都是野草和荊棘林。“短短幾個月,這片丟荒的土地重新種植水稻,而且產量還不低。”張光銳滔滔不絕地說著近兩年的變化。今年33歲的張光銳是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社員,來自新村仔村。去年,他將自家丟荒了10多年的3畝地入股合作社,除了土地補貼、土地租金收入外,在合作社工作還能領到薪金,回鄉務農的生活越過越有盼頭。

他鼓勵身邊的田珍、肖偉珍等農戶也加入合作社。他坦言,土地托管的方式很贊,現代農業走機械化的路子產量好,效率高,對農業很有信心。

陳志鋒查看豐收的水稻。

創新土地流轉模式 千戶農民變股民

近年來,良垌鎮“瞄準”農村“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以村集體來牽頭,推動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讓農民變成股民。良垌鎮新圩村更是創新發展“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代耕代種農地托管模式,引導村民將丟荒地進行土地流轉。

2020年,新村仔外出鄉賢陳志鋒主動回到家鄉承包荒地,并注冊成立廉江市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與與農戶簽訂合同,近千名農戶的土地由合作社代耕代種,有效地解決了土地丟荒現象,真正為群眾辦了好事、實事。

新圩村黨總支部書記蘇亞九介紹,新圩村是良垌鎮較早推行土地托管的村委之一,目前,該村2000多畝土地已全部完成土地托管,土地托管讓閑置土地活了起來,在富了群眾的同時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農民發展產業的信心。

從育秧、打田、播種、生長、抽穗、揚花、灌溉再到最終的成熟,豐晟種養專業合作社托管的2500畝荒地變良田,大家有目共睹。近日,新圩村附近的東橋村負責人主動找上門,想將該村300畝丟荒地交由合作社代耕代管。

“只要農民有需要,就可實現種田全程托管,從選種、施肥、收割到銷售,全由合作社來完成。”陳志鋒表示,父母一輩對家鄉、對田地有著深厚的感情,自己愿意成為農村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