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員在碼頭堆場查驗進口鐵礦。湛江海關供圖
走訪調研40余家企業,組織4次政策宣講會,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兩張清單……今年以來,霞山海關堅持學史力行、實干為民,回應“槽點”、紓解“痛點”、打通“堵點”、補齊“斷點”,在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上持續發力,將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惠企實效,用心用情辦好利企利民的“頭等大事”。
送策上門,盡享RCEP“大禮包”
RCEP是什么?又有什么優惠政策?近日,霞山海關綜合業務一科帶上“福利包”走進廣東冠豪高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詳細解讀RCEP原產地政策,探討如何利用RCEP紅利開拓國外市場,提升國際競爭力。
“海關的宣講真是干貨滿滿!對我們企業來說是搶抓機遇的‘及時雨’!”該企業負責人興奮地表示。
RCEP全稱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該協定生效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最終實現“零關稅”,被親切比喻為“紙黃金”。
為幫助企業搶抓RCEP機遇,霞山海關第一時間組建專門業務小組,研究學習該自貿協定,深入走訪轄區高新技術、水海產品、小家電等特色企業“講政策、送信息、聽意見”,提供“一業一策”“一企一策”精準服務,“一對一”進行解讀宣講,讓企業深刻感受到政策帶來的切切實實的利好。
同時,該關通過關企聯系群、在業務大廳設置咨詢點等方式,解答企業在實操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指導企業用足、用活、用好相關原產地優惠政策。
為保障RCEP原產地管理信息化應用項目順利上線,該關還對進出口企業、代理報關企業和原產地證書申領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指導企業規范填制新增欄目,讓改革紅利惠及中小企業,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
綠色通道,通關流程“加速度”
“你好,21.6萬噸鐵礦周日在二號堆場完成卸貨。”
“你好,6.89萬噸玉米預計周日到港。”
這是霞山海關落實24小時預約加班制度以來的工作常態。
由于船舶到港時間不定,為了節省企業通關時間,保障生產供應鏈“不斷檔”,預約加班制度為企業提供了“全天候”的服務,大幅減少了跨夜、節假日的報關單滯留,實現“即報即受理”“隨到隨查”,實現海關和進口貨物的“無縫對接”。
除此之外,霞山海關針對企業不同需求設計了不同通關流程,通過疊加運用“提前申報”“兩步申報”“船邊直提”等通關模式,消除通關過程的碎片化時間。
5月16日,一輛載著267.9立方米膠合板的貨車抵達碼頭,接到放行指令后,直接將貨物吊裝上船,從抵港到裝船全程耗時不到2小時——這一速度的背后凸顯了“抵港直裝”模式優勢,使貨物在口岸停留時間大幅壓縮了近90%,打通了產品進出口的“黃金賽道”,打開了企業發展的“綠色通道”。
江蘇某國際貿易公司的經理對此深有感觸,“有了‘提前申報+抵港直裝’的組合,貨物通關快,物流成本低,大幅提升了我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一系列通關便利化措施的組合運用,暢通了通關環節,實現了壓縮通關時間和節約企業成本的雙贏。
黨員示范,窗口服務“亮起來”
“我司進口的7.1萬噸玉米出現壓港現象!”
日前,接到企業的求助電話后,霞山海關企業聯絡員迅速行動起來,密切跟蹤該輪的靠泊時間,實行每日監控,主動聯系湛江港,指導港口合理調整貨物發運計劃;同時督促飼料加工企業盡快安排提貨,騰出倉容接卸該船玉米。
經過多方協調,該輪在6月10日順利靠泊卸貨,霞山海關立即采取“靠泊檢疫”“邊卸邊檢邊運”等監管模式快驗快放,緩解糧食壓港問題。
“感謝海關對糧食進口問題的高度關注和一直以來的大力支持,幫助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湛江某糧食企業負責人說。
為了把實事辦好,霞山海關在窗口現場設立7個黨員示范崗,“企業協調員”“企業聯絡員”由黨員擔任,開展“亮身份、亮職責、亮標準、亮承諾”活動,黨員帶頭協調應對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一對一”答疑解惑,“面對面”排憂解難;帶頭做到“事項辦理‘零差錯’”“服務對象‘零投訴’”“承諾辦結時限縮減”,進一步規范登臨檢疫、貨物查檢、擬證出證、審價、取制樣等環節的操作流程和辦事時限,實現“申報—審價—征稅—放行—出證”一窗通辦,切實維護企業利益,不斷提升服務效能。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霞山海關始終堅持以深學促實干,在大走訪大調研中,把“問題清單”變成“履職清單”,把實事好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在順應群眾期盼、增進民生福祉的實踐中開創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