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一行走進廉江市安鋪路口附近一舊房子,只見屋外亭臺盆景錯落有致,屋內案子(桌)上,榔頭、鋼尺、圓鑿等“藝術性”擺放,處處充滿著濃郁的文化藝術氣息。
經過精雕細琢,作品初見原形。記者李忠 攝
這里就是安鋪鎮90后小伙子莫康鵬的工作室。今年20多歲的他從小在父親莫俊的影響下,愛上根雕這門手工藝。16歲那年,他獨自去福建拜師學習根雕藝術。2014年,學有所成的他回到安鋪,與父親一起創作根雕作品。漸漸地,隨著對木性的深入了解以及雕工的日益錘煉,莫康鵬的作品逐漸精美豐富起來。
之前,他喜歡雕刻“大塊頭”,往往花上一兩個月甚至更多時間雕刻出一件精品,但因為銷路原因,卻賣力不討好。近年來,他根據市場需求,轉型主攻花鳥魚蟲等中小件根雕作品,比如近段雕刻的《一鳴驚人》《花開富貴》《五福臨門》等,頗受市場青睞。
雕刻是我國傳統文化產業,現在同樣面臨著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現實困境。作為一名90后年輕雕刻師,在作品銷售方面,他不拘泥于傳統的銷售方式,而是充分發揮“互聯網+”思維,通過電子商務及微信、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推銷自己的作品,拓開了國內外市場,延伸了產業鏈,為根雕的持續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近期,莫康鵬就有點忙,一位來自廣州的客商通過網絡看上了他的根雕作品,慕名而來洽談合作事宜。“根雕是藝術品,還是需要線下實體體驗和感受,才能有全方位的觀察和理解。不過還得感謝網絡平臺,為作品的流通打開了一扇大門。”該陳姓客商如是說。
安鋪作為全國特色小鎮,文化底蘊深厚,根雕藝術也是源遠流長。對于根雕這項傳統技藝的未來,莫康鵬希望相關部門能加以重視,扶持傳統手藝人發展壯大,進一步叫響安鋪根雕藝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