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學,黃花風鈴樹隨風搖曳,教學樓整潔優美,教室里書聲瑯瑯,校園里隨處可見文明標語、公益宣傳畫……濃厚的文明氣息流淌在校園每一個角落。
麻章中心小學舉辦“健康人生 綠色無毒”千人現場書法揮毫活動。
近年來,學校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出發,圍繞“六好”標準,把傳承紅色基因和弘揚傳統文化相融合,創建秩序良好、環境優美、人文和諧的文明校園,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2020年,成為湛江市唯一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的學校,文明成為了湛江市麻章區中心小學最美的底色。
突出紅色德育 推動思想道德建設
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學始建于1921年秋,與黨同歲,在抗日和解放戰爭時期是共產黨南路革命根據地,時任的43位老師中有17位是中共地下黨員,學校一直流淌著革命血液、蘊含著紅色基因。
學校堅持把紅色教育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主線,從課堂走向課外,從學校走進家庭、走向社會,積極創新實踐,打造育人新陣地。
全校師生始終堅守“紅色接班人”定位,通過黨建引領隊建,充分發揮黨員榜樣作用,開展了一系列德育活動,帶領新隊員參觀革命根據地;組織全校師生用快閃的形式為新中國70華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全方位培養黨的“紅孩子”。
學校圍繞“傳承紅色基因”思想主題,結合創建文明校園的工作實際,充分利用電子顯示屏、走廊、樓道、紅領巾廣播站等進行宣傳教育活動,讓學生感受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學校還利用紀念日和“我們的節日”等主題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教育主題活動,不斷深化以紅色精神為內核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同時,學校還積極參加各類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引領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完善制度體系 堅持立德樹人
在創建文明校園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黨支部的領導作用,將黨建工作貫穿學校工作始終,堅持以活動為引領,以黨建促育人,實現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了領導班子履職盡責、先鋒模范作用。
學校成立由校長主抓,副校長分管,德育處具體負責的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的領導機構,繼承前輩們的優良革命傳統,強作風、樹形象、勇擔當、有作為。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健全完善管理制度,開展“師德演講比賽”、“師德論文評比”、“最美教師評選”等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制定一系列班主任、青年教師的培養計劃和方案,通過名校訪學、名師引領和專家指導相結合,強化學習交流,帶動一批教師進行學科研究,鍛造學校教育教學中堅力量。
構建多元文化 促進校園成風化人
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廣泛融入黨建文化、紅色文化、國粹文化、家風文化、廉政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元素,形成了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讓校園生活在一點一滴中成風化人。
學校把傳承紅色基因和弘揚傳統文化相融合,打造富有國學特色的校園紅色文化品牌活動,如揮春義送、風鈴花季文化節、開筆禮、畢業禮、退休教師歡送會等。開展書香校園建設系列活動,創建書香校園;鄉村少年宮開設書法、古箏、朗誦、醒獅等二十多門傳統文化課程,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活動。
德育無痕,“環境”育人。
學校的環境建設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底色,融入國學元素,全面提升了內涵和品位。校名以書法作品形式展示;“風鈴石刻”是在七棵黃花風鈴樹下用五十六塊石墩刻上歷代書法名碑名帖,寓意五十六個民族緊密團結,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砥礪奮進。此外,還有感恩廣場、翰墨館、三品閣、升旗臺、四季輕松閣,新建的思政教育廳、正身園等,形成“六團、五社、四館、三閣、兩廊、一亭一場一石刻”的國學特色文化,一草一木,一物一景無不淋漓盡致地體現了百年老校深厚的人文底蘊。
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學通過校園紅色文化的熏陶和潛移默化作用,引導學生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在增強學生綜合素養上下功夫,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打造品牌有內涵,文明創建結碩果。近年來,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學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集體”(全省僅5所) “廣東省藝術教育特色學校” “廣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學校” 等40多個榮譽稱號。文明校園創建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湛江市麻章中心小學將繼續擦亮“全國文明校園”的名片,加強社團建設力度與提升品牌活動內涵,繼續發揚紅色文化育人優勢,讓紅色文化浸潤更多兒童心靈,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