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湛江市第一中醫院骨二科主任、主任中醫師鐘康華榮獲廣東省衛生健康委、省文明辦、省中醫藥局、南方日報社等單位聯合開展的第五屆尋找“廣東好醫生”活動提名獎,是我市醫生中唯一的一個。
此前,他還曾榮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杰出青年醫學人才、湛江市名中醫、湛江市好醫生、汶川衛士等稱號。
鐘康華。
支援汶川 獲得榮譽
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當年8月,鐘康華獲悉我市準備組建醫療隊支援汶川,便主動報名參加我市首批援川醫療隊,駐點是汶川縣龍溪鄉,主要職責是扶持當地衛生院災后傷者康復治療、當地防疫、預防接種、社會各界視察保健等工作。
我市醫療隊一行在龍溪鄉學校樓下空曠處搭起帳篷,晚上蚊子嗡嗡叫,但這還不是最難受的。“當時剛到那里,很多工作沒有銜接到位,工作起來不暢順。加上每天余震不斷,有時一晚上10多次余震,要多次跑出外面,晚上根本睡不著。后來慢慢習慣了。”鐘康華回憶,他們一行包括4名醫生、1名護士在內的10多名組員,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冒著危險深入龍溪鄉的每條村莊給群眾看病。由于當地地處深山密林,交通非常不便,天還未亮,他們就要上山到群眾家里,下午兩三點就要往回趕,否則就要在山里過夜。早出晚歸,已經成為鐘康華援川三個月的工作常態。他每天至少要看上15個病人,看到病人病情好轉,他感到莫大的安慰。
“鐘醫生,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當獲悉鐘康華一行準備離開汶川時,30歲左右的余先生不禁熱淚盈眶,連連向鐘康華道謝。余先生是雙下肢截癱病人,由于手術引起了連鎖反應,大、小便失禁。鐘康華每天到衛生院給他做針灸,并根據他的情況量身訂做了一套功能康復鍛煉,經過兩個多月不懈的努力,余先生基本解決了大、小便失禁的問題。
三個月的援川生活對鐘康華來說,雖然很艱苦,但也收獲滿滿:“當地條件非常艱苦,但群眾非常淳樸和樂觀。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獲得“汶川人民的生命衛士”稱號是對他的最大鼓勵。
湛江市第一中醫醫院鐘康華醫生正在對病人作頸椎理療。
愛崗敬業 醫術精湛
1996年,鐘康華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進入湛江市第一中醫院骨傷科,一干就是25年,先后治療骨科疾病患者10萬多人次。
“治療方法懂得越多,被患者選擇的機會就越大。”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他不斷外出學習,充實內功。2000年,他到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進修學習關節專業技術。2004年,他到西安學習脊椎內鏡技術。2006年,他到湖南南華大學進修脊椎治療技術半年。2012年,他到南方醫科大學進修學習關節治療技術。
只有醫術精博才能更好地服務廣大患者。他勤求古訓,博采眾長,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廣開眼界,充實自己,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前段時間,吳川青年李先生在廣州打工期間,肩關節和膝關節嚴重腫大,要靠拐杖才能行走。他到過廣州很多醫院診治,經檢查認為他患功能障礙,要進行手術。他最后輾轉到湛江第一中醫院找到鐘康華。
鐘康華經過詳細的詢問,得知患者脊椎有疼痛感,懷疑可能脊椎出現問題而導致。經過HA-B27和骶骼關節MRI檢查,證實患者由于患上強直性積脊椎炎而導致肩、膝關節等外周關節腫痛。找到癥狀后,只需服用中藥及生物制劑,不用動手術,李先生很快康復出院。
鐘康華是一個工作狂,從住院醫師到主任醫師,從一線醫生到科室主任,對工作都是極端負責。常年堅持早上班遲下班,節假日不休息。雖然醫生高風險的工作性質,使他常感如履薄冰,但正是這份工作,讓他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亦促使他不斷學習,對工作全力以赴。
經過刻苦學習,他擁有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治療髖、膝關節置換術、類風濕關節炎、股骨壞死、頸肩腰腿痛、微創技術等綜合療法治療脊柱疾病。
鐘康華醫生正在對病人作頸椎理療。
守正創新 傳承發展
鐘康華一直堅持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刻苦鉆研,探索進取,創新脊柱病治療方法,千方百計為病人減輕病痛,受到病人的好評。
為了解決脊柱病越來越年輕化的問題,他積極探索脊柱病的防治方法,在豐富保守療法的基礎上,開展了微創及手術等新療法,為更多的病患者解決了痛苦。往常,脊柱手術由于椎旁軟組織被阻擋而導致置釘空間狹窄,且椎弓根螺釘的體積較大,置入時位置容易發生偏差,從而導致誤傷硬膜囊或神經根,嚴重時甚至會置釘失敗。鐘康華帶領專業團隊通過多次技術攻關,成功地解決了這個手術難題,大大提高了脊柱手術的成功率,給病人帶來康復的曙光。
2019年,鐘康華發表了《一種用于置釘的半椎板拉鉤和用于安裝連接棒的半椎板拉板》,獲批國家實用型專利。2012年、2020年他分別主持了科研項目《床邊腰椎牽引器多體位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定點旋轉手法結合不定點旋轉手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獲得廣東省中醫藥局科研課題立項,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臨床。他還先后發表國家級、省級論文共十多篇。
鐘康華在工作中堅持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手法、手術診治骨科疾病。日前,70多歲的梁姨被家屬送到市第一中醫院。之前她因脊柱部位有三個關節突出,在其他醫院住院時醫生告訴她,三個關節都要進行手術,她并不想動手術。鐘康華經過認真的診治和檢查,認為兩個關節不需手術,最后一個可進行微創手術。
昨天,記者到病房探訪梁姨時,她滿臉笑容,感謝鐘康華讓她減輕痛苦,減少醫療費用。“我們的目標是,該保守的不做手術,該微創的不做大手術。”鐘康華笑著說,科室采取中醫特色治療,結合現代醫學技術,走出了一條中西結合的路子。
由于醫術精湛,科研成果突出,鐘康華還擔任了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整脊專業委員會第一、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脊柱病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湛江市中醫藥學會首屆整脊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