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遺文化,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非遺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是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推進文明交流的必然要求。
我們湛江的非遺文化在全省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湛江曾是古越文化、土著文化、漢閩文化和中原文化等的匯聚地,悠久的歷史與厚重的文化底蘊,孕育了數量眾多、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截止2020年底湛江己有人龍舞、廣東醒師、雷州石狗、吳川飄色、儺舞、雷州歌和雷劇等8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錄,有45個項目被列入省級項目。湛江各級注重加強非遺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持續加強非遺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不斷培養打造非遺文化品牌戰略,創造可圈可點的成績。
非遺要創新發展,必須與時俱進。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和數字技術保護與傳播好非遺文化。要迅速建設非遺大數據平臺,開啟非遺文化共享與傳播、創新與發展的新階段。要發揮網絡視頻、短視頻、抖音等作用,使其成為宣傳保護傳承非遺文化的重要手段。要加強“非遺十旅游”“非遺十文創”“非遺十電商”的開發,讓更多人近距離感受到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要依托互聯網平臺和數字技術手段,向廣大網友講述非遺文化內涵和非遺保護故事,不斷拓展群眾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成果的渠道。要通過影像向人們展示非遺的風采,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前來旅游參觀。影像還可為非遺提供數字化保存,建立永久性的影像資料庫,確保保護和傳承工作落地見效。要注重非遺文化宣傳交流,通過融媒體矩陣,講好湛江非遺故事,營造全社會參與非遺文化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提升非遺傳承人的自信心和創新力,不斷增強湛江非遺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