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嘉雯(赤坎):讓文藝之花綻放
各種形式的文藝演出是旅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發展旅游業時著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弄得出色它就會成為當地旅游的一張名片。張家界的《魅力湘西》、陽朔的《桂林千古情》和江西撫州的《尋夢牡丹亭》等都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文藝演出。就我個人而言,我是非常樂意在旅途中通過參加一場文藝活動去領略當地的鄉土風情、了解當地人的風俗習慣和精神信仰的。來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共聚一處,通過享受一場文化盛宴、參加一次文藝互動來加深對旅游地區的一個印象和理解,游客們也可以借此機會彼此之間相互交流互動,于開闊視野和增長見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如今我們的徐聞縣也開始舉行“苞蘿灣”文藝篝火晚會,說實話,光看這名字就讓愛湊熱鬧的我很是心動。我前幾天在朋友圈刷到我表哥和嫂子帶著娃去徐聞度假的視頻,一家三口住在海邊的民宿,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正對著大海,打開門走到位于海邊沙灘的院里吃菠蘿飯和各種清蒸的海鮮,停在淺水處的小船跟隨著海浪拍打的節奏搖晃。落日把云朵染成粉色和紫色,也向海面撒下一層金光。海風輕柔,只夠撫起秀發,所以遠處的大風車并沒有轉動,屹立著任陽光給它鍍層金色,一切都美得像幅畫卷。所以我就自行想象文藝演出中會不會出現菠蘿元素,是不是會有海元素、風車元素等等徐聞的文化符號向旅客展現,也會想象晚會是不是以大家圍著篝火載歌載舞轉圈圈的形式來呈現。充滿好奇的我恨不能立刻就親自去感受一下有我們自己地方特色的文藝篝火晚會。
我們總是向往“詩和遠方”,好像那些文藝的事、浪漫的事都要去很遠的地方才能完成。殊不知如今自己家門口的美景經過大力發展也成為了別人向往的“遠方”。徐聞縣要大力弘揚地方文化,把海文化、風車文化和菠蘿文化緊密結合并通過各種形式的文藝演出去宣傳和推廣,讓文藝之花在景區競相綻放,更要在游客心里綻放。
人義(遂溪):寫好“特”字文章
近年來,徐聞積極打造“南極村”旅游品牌,將擁有千年古鹽田和珊瑚礁群“南極村”,打造成為獨具特色的珊瑚民宿的“廣東十大最美民宿”,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體驗。
前年筆者匆匆路過“南極村”,讓我也感受那里一番無窮趣味——壯美的濱海景觀、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燈樓角、漁家風情、海鮮美食、……
這些特色的美景,無疑需要我們用心去打造,如何去打造呢?我想起去年走訪了陽西縣雞乸朗村,看到他們在記得住鄉愁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去打造,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兩個方面,一方面,在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雞乸朗村以石頭為基底瓦面一座兩廊的廣府建筑式樣的老房子,引導村民保持本地特色,鼓勵村民進行墻體和瓦面修繕,改建成為特色的漁家民宿;同時,利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整理出來的空地和房前屋后的空地創建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公園“四小園”,從而進一步綠化美化村莊環境。另一方面,該村在漁民古屋村子里建有一間特別的村史文化館,里面陳列從當年的小木船到如今的大吊船,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雞乸朗村漁業發展的變化歷史,向游客充分展現了村子通往致富道路的蝶變。
無論是徐聞“南極村”的獨特珊瑚民宿,還是雞乸朗村特色的漁家民宿等,讓游客深深體會到,都能立足實際,著力寫好“特”字文章,打造旅游精品,自然會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體驗。
黃文義(赤坎):打造旅游品牌
在一堆篝火旁舉辦一場大陸南極“苞蘿灣”晚會,地點是在解放海南渡海作戰(角尾)啟渡點、苞蘿灣驛站舉行。本地特色與紅色教育相結合,應該是近幾年來各地文旅融合的一大特色。
在前幾天,融合版刊登了一篇文章《尋夢牡丹亭,閃亮的文旅名片》,說的是《牡丹亭》作者湯顯祖的故鄉江西撫州,以《牡丹亭》文化園為龍頭,打造一系列的旅游景點,成為一個旅游品牌。過后我突然想起來,湯顯祖好像和徐聞也有什么關系來的。上網一查:徐聞與湯顯祖結緣于明萬歷十九年(1591年),因上奏《論輔臣科臣疏》得罪了皇帝,他被貶到徐聞,并創辦了貴生書院。同樣是湯顯祖,江西撫州憑借著《牡丹亭》,就能將文旅產業做得風生水起,但徐聞在這方面亮點不多。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赤坎的南橋河,地處鬧市。曾有市民寫過《將南橋河打造成湛江的周莊》,我也曾在“我為‘十一五’規劃進一言”的活動中寫過一篇《將南橋河畔建成美食酒吧街》的建議,在湛江日報刊登出來。可惜時至今日,南橋河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