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5G+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轉型

助力企業從制造到智造升級

2021-09-15 09:46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記者 陳彥 何有鳳

寶鋼湛江鋼鐵基地的中控室。  記者 劉冀城 攝

數化萬物,萬物互聯。在數字生產力快速崛起的新歷史階段,數字化轉型是當前制造業企業全面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當前,湛江亟需通過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來實現發展能級躍升。如何推動制造業企業實現從信息化到數字化的提升,深挖大數據“鉆石礦”,厚植大數據“智慧樹”,通過數字賦能傳統產業完成轉型升級,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優勢,是我市正在思考并積極探索的大課題。

9月9日,市工信局以及寶鋼湛江鋼鐵、大唐集團公司、恒興股份等湛江制造業企業代表,走進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湛江市分公司(以下簡稱“湛江聯通”)實地開展了一場“讓未來生長、與智慧同行”的“頭腦風暴”。

一個人用“指尖”管理3000㎡倉庫

一大早,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國挺坐在位于湛江經開區CBD黃金地帶的恒興大廈辦公室里,正通過電腦上的“恒興智能倉儲服務平臺作業監控云圖”,監測數十公里外的恒興遂溪倉庫貨物出入庫實況。電腦屏幕上的倉儲數據“瞬息萬變”,為總部作出科學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另一邊廂的遂溪倉庫內,飼料原材料正在有條不紊地出庫:倉管員在手機上下達出庫指令,系統自動判別貨物批次,智能穿梭車把裝載貨物的托盤運往出庫口。整個出庫過程,倉管員“動動手指”就能完成,全部同步顯示在總部監控云圖上,3000㎡的倉庫實現了全智能化運作。

作為我市扶持打造的全國飼料加工行業第一個“5G+智慧工廠”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恒興基于湛江聯通工業互聯網定制化專網解決方案的5G+立體自動倉儲自投入運營以來,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可謂“立竿見影”。

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總經理于明亮說,通過數字化轉型,企業提高生產過程可控性,實現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他為記者細細算了一筆“智慧賬”——

減少生產線人工干預,1名倉管員可完成全流程操作;

減少倉儲用地,立體倉儲相比原來普通倉庫空間利用率提高一倍;

告別“人工補錄”,周轉率提升14%;

“先進先出”的批次存取次序使原料損耗率降低10—15%。

除了經濟效益,恒興智能工廠技術平臺所帶來的社會效益顯然更有代表性——樹立了一個行業標桿,帶動園區其他工業企業升級。

這也是市工信局大力扶持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成功探索。

前期,我市以小家電行業為切入口,支持企業初步實現企業內部工業互聯網應用。后期,在小家電行業基礎上將數字化轉型方向逐步擴大到新能源、羽絨、水產等行業,培育湛江制造業產業核心競爭力。

湛江制造業對“萬物互聯”的5G技術有著迫切的需求。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湛江市分公司副總經理洪俊說,今年5月31日,工信部發布《關于發布“5G+工業互聯網”十個典型應用場景和五個重點行業實踐情況的通知》,5G的十個典型應用場景都非常適用于湛江的本地制造企業。

“比如,遠程設備操控需求,有些企業需要根據生產現場視頻畫面及各類數據,遠程精準操控設備,一些場景必須要用5G無線網絡實現通信;有些企業有無人智能巡檢的需求,通過5G網絡實現智能機器人或無人機替換傳統人工巡檢;還有生產現場監測的需求,在一些高危的作業環境,通過5G可以實時進行圖像識別、數據監測等,實現生產全方位安全管理。5G技術經過不斷的探索,可以幫助企業解決越來越多的問題。”洪俊介紹說。

“一張圖”解決“兩地跑”難題

站在“十四五”新的起跑線上,工業互聯網不斷跑出“加速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推廣“全國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工業互聯網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考量。

今年7月31日召開的市委十一屆十三次全會,也為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繪好了藍圖,要求構建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體系,推動企業上云上平臺,建設一批5G應用示范企業和示范場景,為新發展格局構建寫下生動注腳。

鋼鐵行業具有生產環境復雜、高危作業場景多等特點,在市工信局的大力支持下,寶鋼湛江鋼鐵2019年開始攜手廣東聯通,致力于通過5G先進技術助力湛江鋼鐵打造世界一流智慧鋼廠。

作為全國首家實現5G獨立核心網組網的工業企業,湛江鋼鐵在5G的工業應用探索上有著獨一無二的優勢。

湛江鋼鐵設備部技術主管張丹元告訴記者,以雙方共同打造的厚板廠熱處理線5G+遠程集中操控項目為例子,該項目通過“可移動”操作終端和“一張圖”式的生產監控視頻,進一步降低員工工作負荷,解決操作“兩地跑”的困難,切實為一線操作工解決了生產上遇到的難題。“項目實施后也可作為湛江鋼鐵后續其他操作室合并和遠程操控項目的示范,在其他廠部可復制推廣。”

在雙方的努力下,湛江鋼鐵智能工廠、智能設備雙線并行,未來將成為以數字為驅動的全產線數字化工廠,勞動效率提升至2500噸鋼/人·年,建設技術領先的代際優勢智造基地,打造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慧鋼廠新標桿,屆時將解放人、提升人、服務人,讓員工共享“有錢、有閑、有趣”的美好生活。

當前,數字化已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一個產業,更是一種思維、一個時代,深刻改變著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

大唐集團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公司“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加快打造智慧電廠,實現核心業務單元的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化運營,統籌推進數字化、友好型智慧電廠建設。

大唐雷州電廠作為新投產電廠,自動化和信息化基礎較好,是大唐集團智慧電廠建設的試點示范電廠,目前正與聯通公司實施5G+斗輪機全自動控制項目,今年還將開展5G+卸船機全自動控制項目,實現大型作業機械的遠程控制和全自動控制。5G+智能巡檢、5G+安全管控、5G+人員定位、5G+智能儀表等技術也廣泛應用于雷州電廠。

大唐發電公司設備部副主任匡磊表示,未來希望通過“云大物移智”技術與電廠的生產、決策、管理進行深度的融合和協同提升,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智慧化、人員集約化,最終將雷州電廠打造成“無人操控、少人值守”的數字智慧標桿電廠,同時為電力行業智慧電廠建設提供一種可參考的建設模式。

“5G+工業化”轉型發展面臨挑戰

5G時代的到來,為我市制造業發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越來越多的企業深切感受到數字化轉型帶來的顯著優勢,已不再躊躇于“要不要”轉型,而是更加深入地思考怎么轉型、對哪些領域進行轉型。

業內人士認為,企業把數字要素融入到自身決策過程中,就等于往企業的運行機制添入了更有活力的能源,能讓企業產生持續性、高效率的競爭優勢。

然而,在5G與制造業融合的道路上,存在機遇的同時,也充滿了挑戰。我市傳統產業重硬件設施技術改造,輕軟件平臺建設。受“買硬件送軟件”的傳統思維方式影響,企業對生產線技術改造升級渴求大,企業轉型存在方向性偏差,導致企業重技改、輕平臺,無法從本質上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

“湛江制造企業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亟須加強,5G與工業的融合應用容易受工業場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水平制約。”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軟件與信息服務業500萬元規模以上的企業只有9家,并且沒有規模超過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信息化建設嚴重依賴運營商,無法支撐本地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需要。

同時,外地信息技術服務商遠,“一次性”服務無法及時響應我市本地企業的即時性需求和長期定制化服務需求。平臺服務商服務成本高、服務本地化難、標桿示范項目行業內可復制性差……傳統產業和工業非龍頭企業對數字化轉型升級陷入了“想改不懂改、想改沒錢改、想改沒人改”的困境。

此外,數字化人才匱乏也是阻礙我市工業化、數字化深度融合的一大瓶頸。“我市復合型人才缺口大,5G在制造企業的運用需要既懂5G又懂工業的人才,增加了人才需求難度,亟須一批復合型人才滿足5G+應用在湛江企業的推廣。”洪俊說道。

筑牢數字化“地基”邁向“快車道”

未來,數字時代奔涌前行。

企業數字化升級,是大勢所趨。面對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我市職能部門、運營商、企業正使出渾身解數,不斷破解數字化升級帶來的諸多挑戰。

在數字時代,由新型基礎設施建成的“信息化、數字化大道”,是我市數字化發展的基石和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的“必修之路”。為筑牢數字化發展“地基”,我市不斷強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聚焦5G產業,以新基建提升服務保障能力,加快5G基站建設,推進“雙千兆”城市建設。

在市工信局的牽頭下,我市正統籌規劃建設“粵西數谷”,實施“強硬扶軟”戰略,打造湛江數字經濟“內核”和新載體。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緊緊把握廣東建設“雙核九中心”的歷史機遇,從深入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出發,緊抓海南自由貿易港數據存儲量需求快速增長以及數據容災備份需求增長的機遇,將“粵西數谷”打造成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發展高地,園區內將規劃建設集約化、綠色化、現代化的數據中心,建成面向粵西、北部灣、東盟等地區的數據中心集聚區、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和海南離島數據容災備份中心,吸引5G、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入駐,推動大數據產業集群發展。到2025年,依托“粵西數谷”培育形成湛江自己的信息化龍頭企業和產業生態。

未來,我市將聚焦大數據產業園,以5G契機夯實智能化基礎建設,加快推進5G智慧桿建設,為智慧城市發展奠定堅實網絡基石,把“粵西數谷”建設成湛江智慧燈桿試點示范園區和產業集聚地。

同時,我市聚焦智能制造,以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轉型升級,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積極發展企業級平臺,開發滿足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需求的多種解決方案。培育本地龍頭企業,提升電子信息制造業和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的服務支撐能力,加快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主體培育,引導區域軟信事業發展布局,帶動湛江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電子信息制造業供給側能力提升,為我市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

“企業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有人才的支撐。我市將積極打造數字經濟生態圈,建設數字人才蓄水池。”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實施數字經濟精英人才引進計劃,加大數字經濟精英人才引進及培養力度,集聚國內外優秀的數字經濟領域人才和團隊來湛發展。依托湛江高校資源,鼓勵本地高校培養的數字經濟人才留在湛江發展。

“數谷”風起,大勢已至,未來已來。在數字化浪潮下,湛江正想方設法“破局出圈”,在數字經濟的“賽道”上發力前行,奮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跨越式發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