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秋節開始,進行臘腸、臘肉等臘味產品制作就會更加忙碌起來。”9月16日中午,剛從生產車間出來的趙大瓊連聲說道。
今年55歲的趙大瓊與臘味制作打交道已有41年。趙大瓊說,產品質量是公司的命脈,一直以來他都嚴把臘味質量關,生產出來的臘味要讓消費者放心、滿意,力求起到“消費者吃完后還想再吃”的效果,全力做大做強“揖花臘味”。
趙大瓊查看臘味品質。記者 李忠 攝
15歲開始學習臘味制作
當天中午,記者來到位于雷州市沈塘鎮揖花村的湛江市揖花食品有限公司,臘味的醇香撲鼻而來,工人們有序地進行灌腸、扎腸、包裝等作業。一串串紅潤結實的臘腸、一條條油潤透亮的臘肉,香飄四方,讓人垂涎欲滴。
一杯清茶,打開了趙大瓊的話匣子。作為該公司負責人的趙大瓊,慢慢地談起了他與臘味打交道的話題。他走上臘味制作的道路,多少是受他父親趙盛科的影響。他的父親曾在雷州市食品公司工作,專攻燒臘肉制作,最終憑借精湛的手藝,成為當地燒臘肉名師。“上世紀60年代父親曾經多次到省城參加美食大賽,還獲了不少獎。由于我之前不懂得這些獎狀的寶貴價值,沒能妥善保存下來,這成為我的一件憾事。”趙大瓊說起這事,連連嘆氣。
1980年,當時只有15歲的趙大瓊開始學習臘味制作,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進行跟班學習,慢慢熟練臘味制作的每一道工序,并憑借著眼力好、腦子靈活、上手快的優勢,很快也成為一名臘味制作能手。
趙大瓊說,當時在父親的指導下,他在臘味制作方面進步比較快,所以說他的臘味制作技藝凝聚著父親的心血,于是將他的臘味商標注冊為“盛科公”。
好吃的臘味才能抓牢食客的胃
“秋風起,食臘味。”這是嶺南人的飲食傳統。
趙大瓊談到,公司的主打臘味在于臘腸、臘肉兩項,從中秋節開始,就會倍加忙碌起來,“訂單多是一件好事,說明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但是我們不會因為產量增加而降低臘肉制作標準,始終秉承‘家傳、特色、優質、美味’的核心理念,確保以產品質量贏得市場,只有好吃的臘味才能抓牢食客的胃,才能穩定提高市場銷售量,才能一步步建立起可靠的品牌效應。”
食材的選擇關乎產品質量。趙大瓊將質量上乘、新鮮放心的豬肉作為選材的唯一標準。優質的豬肉決定著臘味的口感,所以豬肉要結實有力、肥肉香而不膩、瘦肉紅潤纖細。他們以70%瘦肉、30%肥肉的比例來生產一級臘腸。臘腸經過切肉、腌制、灌腸、扎腸、烘干、冷卻包裝等工序;在腌制過程配上白砂糖、食用鹽、白酒、醬油等,白酒一定要取好酒,這是一個制勝的秘訣;烘干過程需要72個小時,這樣臘腸才顯得成色好、味道好、品質好。
“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操作,急不來,可謂‘慢工出細活’。”趙大瓊說,憑借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公司生產的產品往往不愁賣,多是訂單式作業,這幾年臘味年產量達到六七萬斤。
面對市場銷售額越來越大的美好景象,趙大瓊去年新建了一棟占地170平方米、5層樓高的廠房。公司平時有10名員工在作業,忙時會增加到20多名。高聳的廠房在揖花村顯得格外醒目。
對于未來發展,趙大瓊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那就是“繼續‘俘獲’食客的胃是他不斷探尋臘味制作的動力,拓寬銷售渠道是他做大做強‘揖花臘味’的門路,挖掘臘味文化是他聯結故土鄉情的紐帶,追求一塊臘味‘吃的是鄉味、談的是鄉情、記得住的是鄉愁’的美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