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島大橋,是南三島又一座跨海大橋,是湛江環城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是湛江“三環四通”大交通格局系統規劃中“灣區外環”的重要一段。它南北跨海連陸,建成后將可實現出入島提速約30分鐘,讓南三島濱海旅游示范區乃至湛江濱海旅游跑出“加速度”。
走,湛江晚報記者帶你全方位看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
現場:南北飛跨南三水道
中秋時節海灣,藍天白云之下,南三島大橋南北飛跨南三水道。它是湛江環城高速最關鍵的控制性工程,也是南三濱海旅游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標志性工程。
從現場的規劃圖紙可見,湛江環城高速項目起于吳川市黃坡鎮,橫跨南三水道,連接南三島與坡頭區,終點與縣道X666相接。把汕頭至湛江高速公路南延連接線延伸至南三島內,并將省道S373、官乾一級公路(規劃)、南三島環島公路串聯起來。
“湛江環城高速分三個標段同時進行施工,以保證項目建設速度和質量。”該項目TJ3合同段總工程師張光輝說,控制性工程南三島大橋的兩個主塔分別由保利長大及中鐵大橋局兩家“實力建橋隊”同時施工建設,極大地提高了建設效率。
據介紹,湛江環城高速公路南三島大橋項目全長約16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20公里。全線主線共設置橋梁11座,包括特大橋1座,計劃2024年建成通車。
南三島大橋的主橋是雙塔雙索面混凝土梁斜拉橋,通航等級可滿足3000噸級海輪標準,建成后主通航孔跨徑達300米,通航凈高28米。
令人意外的是,記者站在南三島大橋棧橋之上眺望,即使隔著坡頭地塊和兩道海灣,金沙灣城區岸邊景觀如畫入眼來,如近在咫尺。
進度:大橋主塔封頂在即
回望建設中的南三島大橋,兩座菱形主塔雛形展現,猶如兩顆造型獨特的鉆石鑲嵌在碧海藍天的畫布之上。
據了解,南三島大橋的鉆石型斜拉索設計,與湛江海灣大橋、通明海特大橋如出一轍,其簡潔清晰的線條,優美如豎琴的造型,與湛藍海灣相映成畫,美不勝收。
走在南三島大橋寬敞的施工棧橋上,可見大型吊機高聳入云,施工車輛有序通行,工人們散布在主橋高聳的索塔和引橋墩柱蓋梁上緊張作業。然而,這里沒有工地慣有的巨大轟鳴,沒有迎風而來的塵土飛揚,只有悠悠海風耳邊伴。
作為南三島大橋的首個節點工程,南三島大橋跨海施工棧橋全長約3055米,棧橋樁基施工于2020年4月16日正式開始,標志著項目臨時工程進入全面開工階段。同年8月,棧橋施工完成。
為了保障船只的正常通行,該棧橋還創造性地設計了吊裝式提升孔,既保障了材料運輸,也極大的方便了周邊漁船出海作業。項目TJ3合同段書記謝文敏介紹,項目大力推行精細化施工,在棧橋上采用裝配式混凝土面板代替傳統鋼面板,同時采用了高速公路標準的波形護欄,使得棧橋更安全、更穩定、更整齊、更整潔。
當前南三島大橋正在進行主塔施工,“鉆石主塔”共分20節段進行砼澆注,領先進度的南主塔正在進行第17節施工,有望10月底實現封頂。
創新:開創我省預制梁“智造”時代
在湛江環城高速TJ3標路基上,大型棚架和大型設備如流水線向海上的南三島大橋延伸,工人們頂著烈日有序搭建棚架,進行調試設備。張光輝介紹,湛江環城高速是全省第一條引入預制梁智能環形生產線的項目,TJ1合同段和TJ3合同段均在使用,將預制梁生產周期從10天一片提速為3天一片,為廣東進入預制梁“智造”時代拉開序幕。
謝文敏介紹,該標段打造“綠色公路、品質工程”,建設“標準化智慧梁廠”理念,采用固定式液壓側模+移動臺座的新型環形生產線施工工藝進行寬幅小箱梁預制,整個工藝以機械化、智能化和標準化的應用,實現流水線作業,工廠化生產。
預制梁環形生產線主要分為鋼筋智能加工與綁扎區、側模開合澆筑區、溫濕度智控蒸汽養生區、智能張拉壓漿區、環保存梁區。其中,模板安裝澆筑區為該技術的核心區域,由液壓不銹鋼腹模、自動收縮內模、移動臺座組成,移動臺座可通過液壓系統在各工序作業區滑行,形成流水線作業。
在溫濕度智控養生區采用了“智能變溫蒸養控制系統”,通過蒸汽總控設定蒸養程序,通過溫度、濕度傳感器采集蒸養棚內溫度、濕度數據,并根據采集到的數據對蒸汽補給量進行調整,確保預制梁處在恒溫、恒濕養生狀態。預制梁經過20至24小時蒸汽養生即可達到張拉強度要求,比傳統灑水養生節省6天以上。
張光輝介紹,普通梁場1個臺座生產一片梁需要10天左右,而智能環形生產線1個移動臺座3天可生產一片梁。每條智能環形生產線可配備3個移動臺座,平均1天左右就能出一片梁,效率大大提高。“引入智能環形生產線后,預制梁生產實現了智能化、工廠化、集約化,大大減少人員和用地投入的同時,生產效率也大幅提高。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優化關鍵技術參數,深挖技術應用價值,為該技術的推廣應用積累經驗。”
意義:出入島可節省約30分鐘
南三島自古以來便是水土肥美,風景旖旎,古稱“鷺洲島”。然而由于交通不便,良好資源環境始終養在“深閨”無人識。
2011年9月28日,由鄉賢自發捐資修建的“南三大橋”正式通車,成為南三連接內陸的第一和唯一大橋。那時起,南三人的“大橋夢”終得實現,南三人祖祖輩輩靠擺渡往返湛江市區的歷史由此宣告結束。
10年來,南三大橋載著南三發展夢快速奔向前方,而隨著南三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南三島濱海旅游示范區的落戶,四車道寬的南三大橋再難承擔發展重任,南三島大橋的規劃建設呼聲四起,民心所向。
“湛江環城高速開工當天即交出了項目用地的80%,征地拆遷工作推進之快,可見群眾對路橋建設的支持度和對南三發展的熱盼度。”南三鎮黨委書記何浩江說,“項目建成后,增加了出入島通道,時間將可節約20至30分鐘。”
何浩江說,隨著湛江環城高速的建設,目前投資數百億的大型文化項目已向南三遞來“橄欖枝”。未來隨著環島公路和“南三島-東海島”海底隧道的規劃建設,南三交通基礎設施將進一步提升,可承接多種國際級濱海旅游項目及賽事。南三島濱海旅游示范區是湛江“五島一灣”濱海旅游產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路通必將帶來財通的大發展,南三島發展未來可期。
跳出南三,縱觀大局。湛江環城高速是湛江市“三環四通”大交通格局中“灣區外環”的重要部分。項目通車后,不僅助力南三島旅游及其他資源開發,還將對提升湛江市路段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發揮積極作用,為湛江市“東進”發展戰略提供重要交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