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雷州沈塘沿襲近500年的習俗: 中秋之夜舞人龍

2021-09-24 17:36 來源:湛江晚報 作者:圖/記 者 李嘉斌 文/通訊員 楊碧云

村民們在武帝廟前舞人龍。

獨特的舞步延續了數百年。

用手機記錄下精彩一刻。

舞人龍對體力也是個考驗。

人們扛著慶祝中秋的牌匾巡游。

人龍走街串巷,給人們送去祝福。


      人龍舞,獨樹一幟,歷史悠久,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9月21、22日晚,農歷八月十五和十六,雷州市沈塘鎮沿襲近500年習俗,由數百身強力壯的后生勁舞人龍,暢游月圓之夜,共慶中秋佳節。

22日晚,記者趕到雷州市沈塘鎮,與村里老少、從外地趕來觀看的民俗愛好者一道爭睹“500年舞姿”的風采。當晚7時許,隨著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響起,幾百名身穿統一黃色衣服的小伙子,用身體接架組成“龍頭”“龍尾”“龍軀”“龍腳”“龍眼”“龍舌”各部分,一條活靈活現的“人龍”便呈現在人們眼前。在“龍珠”的舞動引導下,“人龍”在跑動中演繹得惟妙惟肖,在月光下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人龍所到之處,均引起一片轟動,歡呼聲、喝彩聲掌聲此起彼伏,把現場氣氛推向高潮。

“人龍舞”俗稱“送龍子”或“扛龍”,是一種人體造型的地方傳統節慶舞蹈。我市舞人龍的地方有雷州市沈塘鎮和東海島。其中沈塘人龍舞始創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初為當地群眾即興的娛樂舞蹈,后演變為中秋節月圓之夜狂歡的傳統節目。明清時期,人龍舞曾盛行于雷州府三縣九所,現主要分布于沈塘鎮沈塘圩。

據傳,明嘉靖五年(1526年),當地富商陳仕愷為了方便周邊群眾,促進當地商業貿易,遂投巨資興建沈塘新圩,并承諾按市價收購圩日(三、六、九日)里未售完的貨物,以保護商販利益。因此,沈塘圩的市場得以建立和發展。當地群眾為了感謝陳公這一善舉,并表達內心的喜悅,便在街上聚集歡慶,載歌載舞。成年人激動起來,把小孩抬上肩膀并臥置其肩,一個接著一個,組成人們期盼中“龍”的形狀,滿街狂舞……從而形成了沈塘人龍舞雛形。民國《海康縣續志·地理·民俗》記載:“舞龍者,前一人為龍頭,后為龍尾。次一人直臥,手抱前者腳挾后者。挨次遞抬,向街直走。則念曰:騎龍頭,龍頭落下水;騎龍尾,龍尾豎上天”。該舞蹈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已被錄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并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當地寓意喜慶吉祥的民俗活動。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