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開展校園“紅色文化”教育;以海港海洋教育為主線形成校園海洋文化;開辟“儒雅課堂”,提高校園文化品位……
近年來,徐聞縣立足本地,積極開展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文明校園建設多姿多彩。目前,該縣已有53所學校成功創建“湛江市文明校園”, 3所學校被推薦為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和廣東省文明校園的先進學校。
豐富創建內涵 彰顯紅色文化
徐聞縣下洋鎮是革命老區,下洋鎮中心小學結合本地實際,大膽拓展與創新其內涵的“紅色文化”,把“紅色精神”融入學校的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當中,涵養師生民族精神底蘊,引導師生形成奮勇向前的精神力量。
該校組織骨干教師根據當地紅色文化資源,精心編印校本教材《紅色記憶》讀本,發放到各個班級,每周利用班會課等時間進行教學。
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開展校園“紅色文化”教育活動。每周一次以“弘揚紅色文化”為主題的國旗下的講話;班級開展一次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每月舉行一次班級紅色文化評比與交流活動;每學期一次全校師生“革命英雄在我心中”的紅色故事演講;每學期一次全校師生紅色文化征文比賽;每學期上一堂紅色教育課,進行“紅色”英模事跡宣講報告,每學期讀一本紅色革命書籍;班級每學期出一期紅色革命教育手抄報,舉辦手抄報比賽;每年組織一次師生祭掃革命烈士陵園活動。
融入海洋元素 建設特色校園
錦和鎮外羅小學地處海港,該校以海港海洋教育為主線形成校園的海洋文化,辦出學校新的特色。
學校在圍墻角設置“海洋角”,展示漁民捕魚的工具,通過實物和有關圖片,打造一個海洋文化宣傳基地。每班設置一個“海洋角”,擺放學生設計的作品、海洋標本等;圍繞海洋文化,舉行班級文化比賽,展示學生關于海洋的畫作、詩歌、隨筆等。
該校成立藝術團,通過舞蹈、課本劇等形式,表演有關海洋主題的節目;舉辦“海洋與人類的發展”等海洋專題講座;組織開展一系列寓教于樂的活動,通過詩歌朗誦、成語接龍、知識競賽等形式,既讓學生從中學習到新知識,又能讓他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學校成立“海洋文化校本課程編寫組”,編寫《我愛外羅》校本課程教材。每學期都組織學生進行“趕海”活動,親身體驗漁民的生活。
創建儒雅校園 提高文化品位
徐聞縣實驗小學積極打造具有儒雅特色的校園文化,營造以“儒雅文化”為主題的校園環境。在校內教學樓墻設置了《儒雅壁》,在校道設有孔子講學像及生平簡介,創建“儒雅園”“耕讀園”等。在校園的教學樓走廊處張掛《論語》中的有關學習、處世的箴言;各班以“宣揚儒家文化,創建班級特色”為主題,布置班級,開展各類班級活動,讓學生時時處處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建立并完善儒雅教育課程體系,開發了《學論語》等校本課程,以獨特的視角彰顯儒雅教育品位,把吟、聽、頌、寫有機結合,學生在各種誦讀活動中領會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學校制定了《儒雅教師禮儀規范》《儒雅教師宣言》,打造一支有愛心、樂奉獻的儒雅教師隊伍,在教師的辦公桌上放置教師的“儒雅宣言”和摘自《論語》的格言。
開展“儒雅課堂”展示評選活動,教師代表執教“儒雅課堂”示范課,舉行執教儒雅課堂匯報課。該校制定《儒雅學生一日規范》,將儒雅教育與養成教育、主題教育等各項德育活動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