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九九_久久中文精品_欧美日韩中出_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登錄湛江云媒賬號

戲曲進校園更要進學生心里

2021-09-25 10:39 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林無涯

9月23日,2021年度湛江市戲曲進校園演出在市第一小學舉行。(據9月24日《湛江日報》)

9月24日,《湛江日報》刊登了兩條關于湛江戲曲的報道:一條是湛江粵劇團送戲到校園,粵劇老師們為學生介紹戲曲的種類和角色構成等知識,還讓部分同學登臺穿上“行頭”,體驗戲曲動作;另一條是“北家村紅樹林社區保護項目”人員通過在雷劇中融入藍色碳匯等知識,向當地群眾普及保護紅樹林的意義。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載體。在湛江,戲曲深受民眾喜愛,成為展示本土特色文化的一大品牌。湛江被戲曲專家稱為“全國戲曲園地的一塊綠洲”,民營劇團多達200多個,有粵劇、雷劇、吳川木偶戲等著名劇種。其中,雷劇和吳川粵劇南派藝術,更是先后于2011年、2014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雷劇是廣東省八大珍稀劇種之一,起源于雷州歌,是用雷州話為唱白的地方劇種,歷經姑娘歌、勸世歌、大班歌、雷劇四個發展階段,到劇種形成歷時300多年。雷劇表演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聲腔有鮮明的民歌風格。吳川粵劇南派藝術是廣東粵劇的一個流派,始于明末清初,以武功排場、筋斗把子見長著稱,動作剛勁有力、舒張幅度大,唱腔以霸腔為主,字字千斤、句句火爆,具有場面氣勢恢宏、驚險緊張的鮮明藝術特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粵劇《寸金橋》成就經典、風靡一時;上世紀九十年代,雷劇《抓鬮村長》進京“打雷”被傳為一時佳話;近年來,湛江更是陸續推出了《嶺南圣母》《戶部黎公》《挖寶記》《梁紅玉掛帥》《雷祖陳文玉》等舞臺精品。

湛江戲曲文化如瑰寶,保護和傳承已經“在路上”,戲曲進校園活動頻頻開展。但客觀地看,目前仍處于“點上有突破、面上難展開”的階段。盡管政策有要求、學校有意愿、學生有需求、業界有共識,但戲曲進校園依然推進不易。從表面上看,有學生課外輔導多、學業任務重、分身乏術、家長不支持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但歸根究底,還是戲曲生態的問題。戲曲進校園,功夫在校外。全社會的戲曲生態好轉了,人們聽戲唱戲愛戲的習慣回來了,戲曲進校園才會順水推舟。

“北家村紅樹林社區保護項目”人員往雷劇里加入藍色碳匯等知識,便是一個很好的啟示——戲曲應關注社會發展變遷,關切生產生活變革,關懷人們情感變化,時代在變,戲曲也應與時俱進,劇本更要有時代感。如今,隨著“雙減”方案落地、校內課后服務普及,戲曲進校園迎來了難得的機遇。教育部門和業界要好好抓住這個機遇,努力實現戲曲進校園常態化、特色化、普及化。戲曲進校園,關鍵是要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孩子們真正了解湛江本土的戲曲文化、熱愛戲曲,進而促進戲曲的傳承。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湛圖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鋼力量”
  • 雷州工業“組合拳”真勁!
  • 徐聞海上風電300兆瓦增容項目樁基礎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區舉辦“我心目中的紅樹林”青少年繪畫作品展覽
  • 廣前研學基地正式開園 湛江日報社大型軍旅夏令營火熱招募
  • 震撼!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熱點新聞排行
  • 月點擊
  • 周點擊
  • 日點擊
  •   
數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