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數局聯合華為公司圍繞城市數字化發展主題,進行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展示。記者 郎樹臣 攝
10月27日,記者從市政數局了解到,湛江市政務大數據分析平臺于10月15日上線試運行,并成功試點開展“營商環境”“經濟運行”“全域旅游”等大數據分析專題的建設工作。
至此,繼政務大數據中心湛江市分節點全省率先上線運行后,我市政務大數據應用基礎得到進一步有力夯實,也是我市在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方面向前邁出的又一關鍵性步伐。
近年來,市政數局認真落實全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部署要求,凝心聚力,積極克服基礎弱、底子薄等困難,全力推動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并取得積極的階段性成效。
讓海量數據“動起來”“活起來”
建成“一朵云”、結成“一張網”、部署“一中心”,市政數局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以“云、網、數”為抓手,夯實數字政府建設基礎,不斷提升數字政府基礎支撐服務能力。
今年以來,該局在推進“一中心”工作方面打出一套漂亮的“組合拳”——聚焦解決我市政務數據資源條塊分割、標準不一、共享應用低等問題,全力開展廣東省“數字政府”政務大數據中心湛江分節點和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建設與運維工作。
今年8月9日,廣東省政務大數據中心湛江市分節點正式上線運行,湛江是全省第二個、粵西首個上線的地市。分節點依托省政務大數據中心數據資源池,構建我市政務大數據基礎庫、專題庫,實現了省市數據互聯互通,可通過統一身份認證平臺為數據的需求方、管理方、運營方、數源方提供數據應用服務,打造一站式數據資源服務機制,促進跨部門數據共享應用,有序推動了政務大數據共享開放。
10月15日,湛江市政務大數據分析平臺建成并上線試運行。該平臺具備資產超市、AI能力、BI能力、模型能力、多樣數據連接與建模、自助分析、數據透視、移動端自適應等功能,可為我市加快大園區建設、推動大文旅開發、深化大數據應用等重點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撐,進一步夯實了我市深化大數據應用的數字底座,也標志著我市數字政府建設邁入了新階段。
目前,大數據中心湛江市分節點已匯聚本地數據1.4億多條,獲取省回流數據7000萬多條,全年累計調用數據2100萬多次,政務服務事項數據編制掛接率達到100%,向市直部門共享數據4600多萬條,向霞山、廉江等區縣共享數據290萬多條,全年累計簽發身份證、戶口簿等電子證照200萬多次。
市政數局局長洪濤表示,下一步,市政數局將繼續建好用好大數據中心湛江市分節點和大數據分析平臺,提高政府數字化服務數字經濟發展效能,加快構建大數據共享應用體系,深入推進營商環境、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數據的應用,統籌數據發展與安全,讓海量數據“動起來”“活起來”,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霞山區行政服務中心啟用新政務服務大廳。 記者 林石湛 攝
更多事項“掌上辦”“指尖辦”
應用智慧不智慧、操作起來方便不方便,群眾最有話語權。
“粵省事”全市實名注冊人數超過662.3萬人,“粵商通”市場主體注冊數超過26.7萬戶,“粵政易”全市激活率為97.59%……從這一組數字來看,通過智慧應用辦事的群眾越來越多,數字政府建設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近年來,市政數局深化“粵省事”“粵商通”“粵政易”等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持續上線高頻事項,拓展應用功能,推動更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事項“掌上辦”“指尖辦”,讓數字政府建設成果惠及更多群眾。
“以前要準備資料跑到窗口現場才能辦理的事項,現在只需一部手機就能辦好了,真的很方便!”不少市民高興地表示,登錄進入“粵省事”小程序湛江專區的不動產服務頁后,就可以辦理不動產權利證書首次登記及遺失、換證登記、注銷等業務,并能更正房屋坐落、權益性質、使用年限等部分不動產登記信息。
在做好省統服務事項上線“粵省事”的同時,市政數局扎實開展本地便民服務事項上線工作,更加方便群眾辦事。截至2021年10月中旬,“粵省事”湛江服務事項975項,關聯電子證照業務68種,全市實名注冊人數全省排名第五,實名用戶數占常住人口94.8%,市民通過“粵省事”查詢辦理業務8471萬筆。
與此同時,該局圍繞更好服務企業,持續拓展“粵商通”,推進市場監管、公積金、城市綜合管理、用水用氣報裝等涉企服務事項入駐“粵商通”,并上線湛江企業設立登記事項,實現企業開辦全流程指尖辦理。截至目前,“粵商通”湛江專區可辦事576項,其中,辦理類358項、查詢類191項,覆蓋企業注冊登記、銀行開戶、招投標、中介超市四大服務領域。
在拓展“粵政易”方面。市政數局在全省率先完成省、市電子公文交換系統試點對接、湛云OA與政務微信平臺對接任務,并組織市縣兩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開通使用“粵政易”,推動高效協同辦公。截至目前,全市開通“粵政易”賬號公職人員7.73萬人,激活率為97.59%。
“跨域通辦”省時又省心
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是企業和群眾的期盼,也是政務服務的方向。
市政數局堅持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牽引,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務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智能化、便利化水平,營造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和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近年來,該局致力于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大力推行“網上辦、一次辦”,統籌協調全市有關單位按照省的統一部署做好“廣東政務服務網”切換上線工作,全面規范整合市縣政府部門分散的政務服務資源和網上服務入口,形成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入口。
截至目前,全市可網上辦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522項,網辦率96.67%;“依申請+公共服務”事項已實現100%進駐政務服務大廳,努力實現線下能辦的線上也能辦,企業群眾線下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以后辦理許多個人政務事項,我再也不用廣州、湛江兩頭跑了,湛江就有廣州辦事專窗!”鐘小姐說,湛江推進政務服務“跨域通辦”,讓她告別了以往辦事舟車勞頓兩地跑的苦惱。
據了解,市政數局梳理出全市第一批“市內通辦”事項清單,清單涉及商事登記、公積金、教育、醫保、公安等20多個部門共1107個事項,制定了“市內通辦”工作機制,對各縣(市、區)行政服務中心政務實體大廳的“市內通辦”窗口進行了統一規范,企業和群眾可根據便利自愿原則任意選擇就近行政服務中心“市內通辦”窗口辦理事項,企業群眾辦事實現“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
同時,我市先后與海口、玉林、欽州、北海、銀川、柳州等市簽訂了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目前,我市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門110項事項已實現省外可辦,省外共有829項事項已實現在湛可辦,涉及身份證、駕駛證、社保、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
我市還與廣州、陽江、茂名、南寧、梧州、惠州等6市建立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合作機制,目前我市已開設廣州辦事專窗,可辦事項78項,有效解決了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提升我市區域政務服務能力,助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