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南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 記者 林石湛 攝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第一批廣東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南亞所的廣東省南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赫然在列,成為省內地級市中唯一入選單位。
該資源圃位于麻章區,現建有引種隔離檢疫觀察室、自動化玻璃溫室、資源評價利用實驗室、冷藏室、種質資源離體保存室及工具房等,同時建有水肥一體化、田間供電、物聯網等田間工程及配有種質資源評價、創新、科研育種相關儀器設備等。保存有熱帶、南亞熱帶作物17科24屬53種的各類種質資源近2000份。其中,保存有芒果、澳洲堅果、菠蘿、香蕉、荔枝、龍眼、油梨、番荔枝、番石榴、楊桃、毛葉棗、蓮霧、黃皮、火龍果、蛋黃果、人心果、黃晶果等熱帶果樹種質資源,另外還創制有荔枝、龍眼、澳洲堅果、菠蘿、香蕉等中間育種材料及雜交群體萬余份,保存有纖維作物(劍麻)90份、糖能作物(甘蔗)103份、馬鈴薯237份、橡膠樹130份,是我國保存熱帶、南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種類最豐富、數量最多的保存機構之一。在芒果、澳洲堅果、菠蘿等熱帶果樹,劍麻、甘蔗等糖能纖維作物,馬鈴薯等糧食蔬菜作物種質資源的應用與研究上,該資源圃都形成了獨有特色。
依托于豐富的種質資源,南亞所已成為農業科普教育重要基地,每年都會迎來大量專家學者或自然科學愛好者前來觀摩、研討、學習。據統計,近年來,我市每年約有中小學生1萬人次來到資源圃接受科普教育,認識豐富的農業種質生物,學習如何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據介紹,此次保護單位認定對南亞所進一步規范種質資源管理、推動資源的互利共享和高效利用,加快優良新品種培育進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