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洲島優美的環境。
綿長的海岸線,造就了雷州半島星羅棋布、神韻各異的海島海灘,硇洲島便是其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燈塔、宋皇井、黑礁海岸、漁村、民宿……構成了游客對硇洲島的最初印象。這個在大約20萬至50萬年前形成的國內第一大火山島,是都市人所追求的“詩和遠方”。
世世代代在島上生活的島民,用最淳樸的心守護著大自然對這片土地的饋贈。湛江市也在以保護為主的基礎上,開發硇洲島全域旅游,寫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全面加快海島振興發展的同時,為遠道而來的游客打造一個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
這個古老而美麗的火山島,正以全新面貌越來越為人所熟知……
硇洲渡瓊作戰指揮部紅色廉政教育基地。
“紅色+文旅”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71年前,1007名英勇的渡海先鋒營戰士和硇洲100多名船工不怕犧牲、英勇渡海,為勝利解放海南島寫下不朽詩篇。
71年后,在當年渡海英雄吹響沖鋒號的地方,矗立起一個教育基地——硇洲渡瓊作戰指揮部紅色廉政教育基地。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英雄,始終是一個時代的精神坐標,是一個社會的價值引領。
硇洲鎮黨員干部、群眾歷來重視保護紅色文化遺產,使紅色基因代代相傳。2020年3月在原渡瓊作戰陳列室和紀念雕像旁,硇洲渡海先鋒營陳列室動工建設,硇洲島創新“紅色+廉政”模式,打造硇洲渡瓊作戰指揮部紅色廉政教育基地。
10月29日,記者走進硇洲渡瓊作戰指揮部紅色廉政教育基地,這里游客絡繹不絕。
陳列室往往是游客上島游覽的第一站,自2020年9月建成對外開放以來,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硇洲渡瓊作戰指揮部紅色廉政教育基地位于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硇洲鎮津前社區,包含硇洲渡海先鋒營陳列室、文化長廊、383團作戰指揮部舊址三大版塊。其中,1400多平方米的硇洲渡海先鋒營陳列室內,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段段真實的影像、一件件珍貴的實物以及場景還原,無不講述著軍民同心的故事,再現了解放海南島戰役中與硇洲有關的那段光輝歷史。
徜徉在陳列室一、二層,宛如穿越時光隧道,“英明決策”“運籌帷幄”“厲兵秣馬”“神勇偷渡”“島上殲敵”“慶祝海南島解放”等十個部分,喚起了人們的紅色記憶——
以“前進四號”為原型設計的木帆船,船上從硇洲出發的指戰員及硇洲船工的形象栩栩如生;
由渡海戰士聶顯德的女兒聶潤萍捐贈的一條父親的腰帶,講述了聶顯德的赫赫戰功,以及對子女的慈愛;
陳列柜中的三只公碗,曾經盛滿了383團渡海作戰部隊出征前的壯行酒,也寄托著指戰員和船工當年英勇殺敵、早日解放海南島的決心;
一只舊挎包、一雙珍藏了70余年依然嶄新如故的軍鞋、一副老式老花眼鏡、一件仿佛還帶著余溫的軍大衣,背后是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最好見證……
硇洲鎮黨委副書記胡向春告訴記者,硇洲渡瓊作戰指揮部紅色廉政教育基地開放參觀后,許多指戰員的后代和島民紛紛前來參觀,老一輩的島民還能回憶起當年軍民訓練的情景。特別是今年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這里成為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課堂,許多黨組織、游客紛紛前來學習英雄偉績,探訪紅色足跡,延續紅色火種,傳承紅色革命精神。
硇洲特色民宿的海景美不勝收。
全域旅游新格局正在形成
“聽我們在硇洲島的老朋友說,這里風光迷人,我們就組團過來玩了!”10月29日,從廣州慕名來硇洲島游玩的梁先生與老友們從登上游船開始,就對這趟旅程充滿了期待。
除了紅色資源,硇洲島還有世界僅有的二座水晶磨鏡燈塔之一——與倫敦、好望角燈塔齊名的硇洲燈塔。“堅守”“奉獻”的“燈塔精神”也深深刻進了硇洲人的骨子里頭。
“這座燈塔,我來參觀了不下五次,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制造管理部技術主管王君祥一邊聽著講解,一邊細細端詳著這座高高矗立的燈塔,若有所思。
硇洲島這個遠離鬧市的古老海島還見證了南宋王朝的最后時光,名勝古跡眾多。盡管隨著歷史變遷,有的古跡早已消失,但宋皇城遺址、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等有關南宋的文物古跡依然保存至今,為硇洲島增添了幾分古韻。
特別是位于赤馬村的宋皇井,隱匿于茂林之中,默默佇立在古榕樹下,歷經700多年風云變幻。至今,這口水深不足三米的古井仍在沿用,從井里滲出的涓涓泉水流淌于井外的山洼地,滋潤著周邊的農田。
多少年來,游客們紛至沓來,踏著光滑的青石板,穿過郁郁蔥蔥的古樹林,追尋南宋遺韻。
硇洲島歷史悠久,有著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原生態風景別具特色。著名詩人和學者聞一多先生所寫的著名組詩《七子之歌》,其中第五章《廣州灣》的“東海和硇州”就是東海島和硇洲島。
典型的玄武巖柱狀節理火山石景觀、綿長壯觀的黑礁海岸線、特獨的天然海水浴場……每一處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白天漲潮時,驚濤拍岸;夕陽西下時,風平浪靜;夜幕降臨時,天上繁星璀璨,海上漁火點點。這里不僅吸引了游客來觀光,還吸引了許多新人來拍婚紗照。”談起家鄉的美景,湛江經開區硇洲島旅游協會會長蔡世新如數家珍。
蔡世新有著濃厚的鄉土情懷。十年前,抱著“讓在硇洲生活的人生活水平提高”的理念,毅然回鄉創業,把自己對旅游的愛好變為事業,開始投身于推介硇洲、助力硇洲島文旅開發的工作中去。
近年來,硇洲鎮以發展旅游經濟為重點,結合鄉村振興,依托紅色資源、火山地貌、南宋古跡、人文景觀和特色農業等資源稟賦,創新“紅色+文旅+農旅”模式,規劃多元化旅游發展路線,營造“硇洲濱海旅游”品牌效應,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2020年成立的硇洲島旅游發展協會,有效規范了海島旅游市場管理秩序,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這也給了蔡世新更廣闊的施展空間。
游客們通過蔡世新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旅游線路和生動講解,不僅對硇洲島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回去以后還成了硇洲島文旅工作的“宣傳員”。
蔡世新在迎來送往中,也親眼目睹了島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打心眼里感到開心。“這份工作讓我收獲了很多,我也會繼續帶著最初的那個使命,一直堅持下去。”他說。
民宿如雨后春筍
洋溢浪漫海島風情
走進硇洲島五月海岸民宿,舉目所見,皆是美麗浪漫的椰林海韻,是休閑愜意的觀海聽濤。精心設計的觀景露臺上,居高而望,海景美不勝收。
在這個位于海岸線上的浪漫民宿,游客每天起來就能呼吸到大海的氣息,感受這里的慢生活節奏,體驗這里簡單淳樸的民風民俗。這里,也成為眾多游客前來硇洲島游玩的“網紅打卡點”。
五月海岸民宿負責人沈冠雄的父輩祖輩,皆以海為生,從事漁業養殖。但喜歡旅游、頗有想法的沈冠雄,早在讀書時就萌生過創業的想法,他曾向父親建議開辦民宿經營。但對于他的大膽想法,家人并不贊同。“這么偏僻的地方搞民宿,會有人來嗎?”面對質疑,工作后經過深思熟慮和多處考察學習的沈冠雄毅然辭掉了在深圳的工作,更加堅定了自己當初的想法——回家開辦民宿!
在沈冠雄的一步步改造下,原有場地舊貌“煥”新顏,搖身一變成了錯落有致、富有格調、擁有無敵海景的特色民宿,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當中不乏從四川、重慶來的游客,在高峰時期甚至“一房難求”,需提前預約。
盡管這兩年旅游市場受到疫情影響,但沈冠雄對于文旅產業發展的信心并未打消。
“硇洲島有著很好的旅游資源,我非常看好這里的旅游發展,希望未來全域旅游開發更加深入,我也會繼續努力將其打造成為精品民宿。”沈冠雄說:“同時,還希望帶動當地民宿成行成市,把硇洲的市場放大,帶動人流、資金流往這里集聚。”
這是硇洲鎮民宿發展的一個縮影。五年來,硇洲鎮吸引了外地來島觀光旅客逾100萬人次,充分帶動了民宿行業的發展。2016年,硇洲鎮民宿不足30家,如今,當地村民看到了旅游行業發展帶來的利好,民宿發展如雨后春筍,現有特色民宿逾80家,增長逾一倍。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公示廣東省鄉村民宿示范點,湛江共有5家民宿上榜,硇洲鎮孟崗村存亮村存亮灣漁家樂民宿榜上有名。
為高位推進硇洲島全域旅游發展,近年來硇洲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堅決落實“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不斷加強農村宜居環境改造,推進村容村貌和村民素質的提升,實施“全民導游”計劃,推動鄉村振興。
“硇洲島有著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人文資源,為全域旅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開發基礎。”胡向春說,目前,硇洲鎮鄉村休閑度假旅游規模較小,民宿發展參差不齊,下一步將加快推進硇洲島全域旅游項目建設,重點抓好旅游專用碼頭和特色小鎮建設,加快推硇洲宴庭村、津前村、宋皇村等旅游示范村建設。
同時,硇洲島還將堅持旅游資源開發和保護相結合,分層次分批次引進大企業投資,建設星級旅游項目,同時做好小型旅游業開花發展,打造“眾星拱月”的全域旅游格局,鼓勵農民將民舍建民宿,提升知名度,帶動其他產業發展,讓老百姓共享發展成果。此外,圍繞全域旅游發展方向,高標準謀劃大項目建設,高位開展招商引資,引進一批有理念有實力有品牌的旅游企業發展海島全域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