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闖進湛江市第七小學向學校安保人員破口大罵。安保人員第一時間啟動一鍵報警,周邊的廣東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保衛員及時趕到現場協助處置。轄區解放派出所接警后迅速趕到現場,民警奪下嫌疑人手持的刀具,一舉將“嫌疑人”抓獲。原來這一場景,是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在當天舉辦的“最小應急處置單元”教學現場會的演練。
據了解,今年來,霞山公安在轄區持續推進“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建設,一旦突發情況發生,將實現“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增援到位”,周邊群防群治力量、公安機關街面警力內外聯動,形成城市應急安防力量,筑牢起城市安全的“守護網”。
重塑“巡防網” 提升應急處置“新高度”
圍繞“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建設,霞山公安分局進一步細化、規范社會面聯動巡防網絡布局,以社區警務網格為基礎,按照“一網格一團隊”的原則,在每個“網格”內組建一支由社區民警為負責人,輔警、各類安保力量及社區其他群防群治力量廣泛參與的治安巡控小分隊。
“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建設立足于各個重點部位,如在黨政機關、醫院、學校、客運車站、商圈商場、公園廣場等重點部位和人流密集場所就建有35個最小應急處置單元,一旦突發公共安全案事件時,負責區域的“最小應急處置單元”有呼快應,相鄰的“最小應急處置單元”一呼百應,跑出應急處置“新速度”,實現“最小應急處置單元”聯動巡防、守望互助、點片結合的工作效能。
突出“實戰” 增強基層聯動處突“新水平”
為進一步提升派出所聯勤聯動能力以及“最小應急處置單元”處置能力,霞山警方突出“實戰導向”,標準化、規范化開展培訓。通過制作相應的警情處置教學視頻,采取集中培訓和送教上門相結合的方式,分批次對轄區“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及民警聯勤聯動處置警情進行演練、輪訓。
霞山公安分局結合警情的嚴重程度和事態發展的評估預測,在事發轄區派出所先期處置的基礎上,實行鄰近派出所、巡警大隊聯勤聯動模式,確保在整體上提高社會面治安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自霞山公安分局全面鋪開“一室兩隊”警務模式以來,全區刑事治安警情、詐騙警情和立侵財類案件數環比分別下降13.4%、6.3%、19.9%,有效確保了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向好,人民群眾獲得感、安全感、滿意度穩中有進。
霞山公安分局把“最小應急處置單元”建設作為構建完善同基層社會治理相適應的警務運行機制的重點工作舉措和派出所“一室兩隊”改革“減負”配套措施,對突發事件的處置提供了一個樣本。通過充分發動有效力量,做實做細治安防控和社區警務,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來源:湛江云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