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田邊地頭,放眼過去,看著撂荒的土地一片沉寂,心里很不是滋味,我暗下決心要重現小時候看到的風吹麥浪場面。”日前,坡頭區南三鎮光明陳村萬康華站在家鄉的田頭邊動情地說。萬康華,90后,是一名退役軍人,也是一名黨員。剛退役返鄉時,他和朋友合伙開網店,由于經常回村參與光明村黨總支部組織開展的組織生活,以及自己平時收看收聽新聞廣播,了解到撂荒耕地復耕復種相關的政策信息,退役不褪色,他決定要做“開荒牛”為家鄉干實事。
為響應鎮政府盡快復耕復種出“一片綠”的號召,萬康華主動聯系村黨總支書記陳康有和村民委員會主任,向他們表達了自己復耕復種的初心。在村書記和村民委員會主任的幫助下,萬康華和他們一起進入村內群眾家中做思想工作,而對于不在村內居住的村民,萬康華驅車前往村民市區的家中,每到一處,他都誠懇地講述自己的復耕復種初心,村民們均積極配合。
“生于斯長于斯,我是農民的兒子,父母就是我開展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最好的老師。”萬康華積極主動請教父母和村內經驗豐富的種植能手,在他們的教導下,萬康華和村民們起壟、放苗、澆水、填土、夯實,以實際行動保障糧食安全生產。他計劃承包400多畝土地,已回收200多畝,目前已開發的70畝地上種植了稻米和番薯,接下來他還會種植其他農作物。萬康華希望通過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復耕復種的工作中帶動本村經濟發展,為村留守婦女提供工作機會增加收入,同時吸引外出青年回鄉干事創業,為建設美麗家鄉貢獻青年力量,讓沉睡的土地換新顏。
據了解,自10月18日南三鎮吹響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工作號角以來,南三鎮、村、村小組三級干部上下聯動、協同攻堅、風雨無阻、日夜兼程,用最短的時間摸清連片15畝以上和15畝以下撂荒耕地面積。11月14日,南三鎮利用周末時間,第一時間傳達學習坡頭區人大十屆一次會議精神,并就區下達要以最快速度打贏回收撂荒耕地攻堅戰進行動員和部署。南三鎮根據前期摸清的底數資料,建立信息臺賬,在鎮內設置“回收撂荒耕地面積擂臺”,采取每天一通報形式,對排名前三的村進行表揚,排名靠后的村進行提醒、批評,形成了“爭先恐后”的工作態勢。同時,持續用力廣泛動員,加大宣傳引導,14個村(社區)鎮掛點領導和村兩委干部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亮燈”行動,利用晚上時間采取進文化樓進農戶家中的方式,通過“挑燈夜戰”全力營造回收撂荒耕地的濃厚氛圍。為確保村集體土地合法合理使用,保障村民合法權益,南三鎮首創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委托流轉協議書,目前該協議在坡頭區內被廣泛推廣使用。
11月18日晚7時30分,南三鎮召開黨政班子聯席擴大會議(農業工作專題會),就近期鎮農業部門重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研究,深入部署回收撂荒耕地、農村飲水、迎接市鄉村振興考核等工作。會議強調,距離坡頭區下達完成回收撂荒耕地攻堅戰的期限和迎接市鄉村振興考核越來越近,南三鎮干部群眾要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推進回收撂荒耕地工作,對標對表全力做好市鄉村振興考核工作,為南三撂荒地治理,全面推進南三鎮整體鄉村振興。
(來源:湛江云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