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章區赤嶺小學,學生們正在觀察編程機器人。記者 劉冀城 攝
為加快推進我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進校園、進課堂,促進我市中小學人工智能應用和普及水平穩步提升,我市日前成立了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教育共同體”,接下來我市將遴選一批試點學校開設人工智能課程,開展教學實踐研究,積累實踐經驗,以點帶面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學的應用實踐。
根據《湛江市中小學人工智能素養教育共同體推進方案》,共同體圍繞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普適、普惠這個主題,建立“政府—高?!獙W校—企業”合作的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共同體推進模式,在中小學階段開展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教學,逐步推廣編程教育。
共同體以“用編程學人工智能”為教學目標,開展人工智能編程教育,小學階段是基礎,重在感知人工智能,以開設圖形化編程教學為主,培養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初中階段是進階,重在體驗人工智能,以學習Python編程語言為主,培養學生完成簡單人工智能問題的能力;高中階段是提高,重在理解人工智能,可安排學習C++等編程語言及人工智能算法,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解決一定實際人工智能問題的能力。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逐步推廣人工智能素養教育工作方面,市教育局計劃完成三個目標:建設成30所人工智能編程教育示范學校;培養1000名人工智能編程教育專業老師;建成體系完善的小學人工智能編程課程,配套相應的基礎性數學教學資源,使我市學習人工智能編程的小學生人數達到總學生人數的60%以上,并常態化開展人工智能編程教育。
逐步深入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按照規劃,我市將分為四個階段逐步深入推進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2020-2021學年第二學期為試點先行階段,我市遴選一批試點學校,選取一定的起始年級開設人工智能課程,逐步形成引領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
2021-2022學年為全面推進階段,共同體將總結試點經驗,擴大試點范圍;2022-2023學年為深入推廣階段,以區縣為單位,發揮實驗校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周邊地區及學校共同發展,建成一批具有創新理念、高質量、有特色的示范校;2023-2024學年為品牌建設階段,完成小學三到六年級、初中七到九年級、高中一到三年級的完整培養,全面常態化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動形成特色教科研成果,打造一套融入本地特色元素課程體系,培育一批有引領示范作用的特色學校和名優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