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端“菠蘿的海”青翠連天,特呈島上千畝紅樹林風景如畫,荷花之鄉乾塘藕香撲面而來,番薯之鄉吳川穩村奏響豐收之歌……踏足雷州半島這片熱土,山川湖海亮點紛呈,鄉村美景串珠成鏈。
俯瞰特呈島紅樹林。林國偉 攝
近年來,湛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譜寫了農業農村現代化新篇章。
近日,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湛江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做大做強富民產業,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培育文明鄉風。這座濱海之城進入農業現代化進程最快、鄉村環境最美、鄉村經濟發展最活、治安情況最穩定、農民生活最優的時期。
激活紅色引擎 賦能鄉村振興
南方日報:鄉村振興戰略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湛江如何健全完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機制,構建全市“一盤棋”,開創鄉村振興工作的良好格局?
劉紅兵:近年來,湛江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舉全市之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讓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為強化組織領導,我們及時調整充實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領導小組下設10個專項組,并成立工作專班,推動市、縣兩級掛牌成立鄉村振興局,不定期召開鄉村振興工作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重點工作。
在責任落實上我們同樣不遺余力,完善市委領導掛點聯系包干縣鎮村等制度,推動縣委書記當好“三農”工作“一線總指揮”,充分發揮鎮級黨委書記“一線施工隊長”作用,促進村級黨組織書記在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狠抓落實。
依山傍水的遂溪縣官湖村,近年來積極引進鄉村旅游、新型種植產業。郭龍碧 攝
我們始終重視隊伍建設,如期高質量完成1970個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大專及以上學歷干部人數比上屆增加31%。目前,湛江84個鎮和28個有行政村的街道已全部完成駐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進駐,共有隊員1163名,帶動廣大農村全面振興。
同時,我們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常態化督檢考制度,實行“一月一反饋,一月一排名”,進一步強化督查考核,得到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的充分肯定。
此外,我們還建立健全村莊清潔、垃圾處理、資金保障、移風易俗等長效機制,持續推進“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農房管控和村莊風貌提升工程,推動鄉村長治久美。
補齊短板弱項 夯實基礎設施
南方日報:湛江是農業大市、人口大市,采取什么方式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劉紅兵:湛江有1713個村、社區納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范疇,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務水平的任務艱巨繁重。為此,我們多措并舉做好各項重點工作。
當下,湛江全域完成“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廣大農村地區進入多年來最整潔干凈的時期,并深入開展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
據統計,近年湛江建設垃圾收集點1.76萬個;農村生活污水收集完成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率從2018年的7.16%、5.92%分別提高到80.27%、52.24%;累計完成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106.12萬戶,普及率100%。
與此同時,我們不斷加大“四好農村路”、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力度,村委會通自然村村道100%實現硬底化;基本完成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蓋;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湛江分干線項目進展順利,雷州半島苦旱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我們大力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市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99.91%,為鄉村振興“充足電”。此外,我們實現行政村(社區)標準化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開展農村小公園、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四小園”建設,全市有6630個自然村建有“四小園”共5.43萬個。
接下來,湛江將大力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讓廣大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南山乙村漂亮的壁畫和道路。李嘉斌 攝
挖掘優勢資源 做強鄉村產業
南方日報: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湛江如何因村施策以產業興旺帶動鄉村振興?
劉紅兵:近年來,湛江市扎實做好特色優勢農業這篇“文章”,提前實現“一縣一園”農村全覆蓋建設目標。2020年,湛江市農林牧漁總產值首次突破1000億元。
我們狠抓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目前,湛江市共創建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1個,名列全省前茅。全市農業產業園主導產業總產值290多億元,輻射帶動農戶10余萬戶,人均增收4378元。
雷州南渡河邊的稻田。湛江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湛江全力擦亮特色優勢農業品牌,2021年,新增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9個、“粵字號”農業品牌164個,均居全省前列。累計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16件,居全省第一。“湛江菠蘿”“廉江紅橙”“乾塘蓮藕”“遂溪火龍果”等特色優勢品牌聞名全國。
徐聞“菠蘿的海”是風光、鄉村度假、旅游新農村相結合的農業觀光體驗旅游區。湛江市委辦供圖
2019年以來,我們實施“一村一品、一鎮一業”項目共189個,爭取到農業農村部關于曲界菠蘿、良垌荔枝、北坡甘蔗3個產業強鎮項目。認定遂溪油塘村、雷州那毛村、徐聞愚公樓村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廉江長山鎮和良垌鎮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
湛江三面臨海,發展水產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近期,我們召開全市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出臺《關于推動湛江市水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加快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湛江享有“中國對蝦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中國海鮮美食之都”等美譽,被評為“全球水產采購基地”,水產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20年居全省首位,深水網箱、工廠化養殖規模走在全國前列。
遂溪草潭鎮深海養殖金鯧魚,供不應求。12月13日,遂溪草潭鎮深海養殖戶在魚場捕撈金鯧魚。李波 攝
此外,湛江系統謀劃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成功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鎮3個、示范點23個,國家重點鄉村旅游村2個,上榜全國“十大新興海岸休閑城市”。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游,注重以海洋特色和漁家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旅游,建成了一批美麗鄉村。新建改建旅游廁所213座,被評為全國“旅游廁所革命”先進市。
接下來,湛江將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科技促農,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全產業鏈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